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枫火暑期实践:走进府谷探变化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作者:田欣怡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也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意在说明不能局限于一味农业的发展,既应该是蕴含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五千年历史传承的乡村农耕文明,又应该能够体现具有现代工业化、城乡化发展和特征的现代文明。 2022年7月中旬,我们来到了榆林市府谷县,府谷县位于举世瞩目的“神府东胜煤田”腹地,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晋、陕、蒙三省区交汇处,这里不仅蕴藏蜚声海外的煤炭资源,也盛产誉满全国的优质黄米,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桥头堡”、世界稀有树种海红果的主产地。但是因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经济发展持续受阻,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帮助下,府谷开启了属于他的新篇章。 7月17日,我们来到了新府山4号社区,即易地搬迁户所在的社区,在小区内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居民因搬迁所带来的生活变化。在走访过程中,我发现居民的年龄大多数在60岁以上,采访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退伍军人梁爷爷。当问他搬迁后感觉生活上有哪些具体的变化?他回答觉得政策落实的很好,总体上来说,政府部门对移民搬迁的态度很认真很坚决,其实最好的就是从居住环境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农村地方条件房子的质量不行,有时候遇到大雨,安全没有保障,楼房里面最起码有安全保障,这是一点好处,再一个以后就是从医疗、环境等这方面,相适应的比农村好一些,好了许多。一件事当然不能只看到他积极的一面,梁爷爷表示易地搬迁对生活也是造成了一些困扰,作为一个农民摆脱原来土生土长多年的地方,失去了土地,没有土地之后,种地就需要跑回去,跑来跑去以后一两百里也种不成地,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年龄偏大一点的,就业方面存在问题,所以生活方面就觉得还没有在农村的时候好,因为农村的时候可以自给自足,自己种些地种些蔬菜可以吃,住在这里以后就是这些都需要买。但是从今年才开始拨了点儿地,也是政府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有回应。 从与梁爷爷的交谈可以看出来,易地搬迁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影响十分之大,有的农民年龄大了,过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这样一来就十分的无法适应。但是政府也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以供他们适应“新农人”的生活,这不仅仅是国家政策的呼吁,更是乡镇政府严格落实政策,才会让府谷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此次走进新府山小区,午时饭毕,爷爷奶奶们或坐在一起闲聊,或下棋打牌,是一幅祥和安乐的画作。当我们想要进行问卷调查时,即使他们中有的人也许认识的字不多,他们都会很热心的回答我们的问题。他们脸上淳朴的笑容,在我脑海中久久未能消散。当我们提出问题时,他们总是很健谈,不仅回答了我们的问题,还给我们讲了许多故事,或许与问题无关的故事。还有爷爷奶奶想要邀请我们留在家中吃饭,慈爱的看着我们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实践出真知,我们就是应当走基层,因为条件并非艰苦,因为民风善良淳朴。同时对于乡村振兴给新府山小区的居民们所带来的变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需要每一个人的关注。(通讯员:田欣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38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非遗文化需传承,爱国精神要发扬
我国非遗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从发展的眼光看来,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
山建学子社区志愿服务,彰显社会价值
社区志愿服务,彰显社会价值---爱心丙乙甲团队吴明坤来到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普连集镇甄楼行政村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为了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便自己能够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社会,更加积极的服务社会,投身到社会的基…
关爱在行动支教队开展英语特色课程
(通讯员李诗语袁芳赵尔金娜)7月15日上午,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系关爱在行动支教队在娄底市长郡蓝田中学青烟校区开展了趣味英语特色课程,此次课程的授课…
寻找抗疫故事,致敬防疫英雄
庚子鼠年钟声敲响,本该是万家灯火时,举国团圆日,但一场疫情无情闯进人们生活。自此,国家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防控工作道阻且长。为了给疫情防控增添一份力量,2022年7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的志…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心灵慰藉
2022年7月3日浙江省杭州市高沙社区联合举办本次“非遗文化传承路,儿童青年携手行”活动,通过手工体验活动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心中的认知程度和认同程度,舒缓青少年在疫情背景下的焦虑与疲惫,并…
暖心助力残障人士,携手共赴美好明天
从2022年6月12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知行合一志愿者服务队”前往上海市金山区残联,正式开启了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小队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深入实践,帮助残障人士进行创业宣传,引导大众消除对他们的…
五棵树实践队:传慈孝文化,推电商助农
2022年7月10日上午,“五棵树“实践队的五名队员梁莹尹、谢木兰、李欣欣、黄晓玲、巫观萍参与协助慈孝文化城亲子活动的开展。上午八时,实践队队员来到一楼协助签到,指引前来参加的孩子家长戴好口罩、测量体…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丰富幼儿生活乐趣
教育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锻炼手工能力,可以尝试的能力,多动手,使幼儿的创作个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在手工制作中思维较其他活动更开阔,最充分地表达现有水平,用手工制作的…
讲好晋味故事,让非遗绽放时代光彩
7月24日,浙江理工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社会实践小队成员启程前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公园。来到晋祠门口两旁立着古典的长廊,晋祠公园内文化资源丰富,里面有中国古代祠祀建筑、风景园林、青铜雕塑、壁画、…
传递真诚慈善,关爱弱势群体,让爱永存世间。
砾玉流金蝉鸣叫,志愿情深人欢笑。为了让上海市金山区残联的残障小朋友们在酷暑中少一分烦躁,多一份欢乐。7月14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知行合一”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上海市金山区残联,为残联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