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面塑人,如花似玉妙丰神”,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面塑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经营,早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它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旨趣和技艺特色,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因素。因此,面塑既是雕塑却又超越了一般雕塑的意义。自诞生以来,面塑始终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受到我国世代少有的“重视”,成为中华民族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
因此,于2022年7月23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拜访石榴巷文化街区,走进“玉伟面塑”店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手口相传中,探究面塑艺术的内涵,共同开启“非遗愈人心,传承少年行”新篇章。
在刘玉伟老师的手里,不论是走街串巷地卖货郎、妙趣横生的童子、叱咤风云的齐天大圣还是各具神态的十八罗汉,或一颦一笑,或一怒一嗔,每一尊栩栩如生的面塑都仿佛被刘玉伟的手赋予灵魂。如今,他的十几套作品被河南省民俗博物馆永久性收藏,还先后获得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展银奖、河南省第一届民间美术展一等奖等奖项。在前不久举办的“百工献艺庆百年”展览上,刘玉伟的面塑作品拿到了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新冠疫情初期,刘玉伟在沿袭传统面塑技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创作出了一系列鲜明的抗击疫情人物形象。有拼搏在最前沿的钟南山、奋战在一线的医疗人员、“喊话”不让乡亲串门的村支书等。“这既是为了记录这段特殊的时期,同时希望通过面塑作品,致敬一线的抗疫英雄们。”刘玉伟说。
从刘玉伟老师的诸多作品和声声诉说中,我们感悟到了面塑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感受到了潜藏在中华民族心中的文化密码,而其中的造型意识和方法,原始宗教意识和衍变,人文思想及发展,都有着亟待开发的深刻内涵。我们年轻人更应认识到面塑文化的魅力,积极投身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去,涵养一颗“了解非遗文化,保护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之心,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在我们的祖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42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