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湘潭大学三下乡|十八洞村续写山乡巨变新篇章

来源: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数字花垣三下乡

指导老师刘超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员:段晓翔七月在野,草木清和。为探寻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的经验,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花垣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怀着欣喜和期待,走进被誉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和“世界边城”的十八洞村深入调研。

7月4日上午10点,调研小队乘坐公共汽车,准时到达十八洞村村口。刚一下车,“千年古树”交织而成的寨门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这里的山乡巨变。为了切实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调研小队选择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

刚走没多久,调研小队就看到了花垣县十八洞村乡村振兴智能综合体示范中心。但因该中心暂时不对外展览开放,我们一探究竟的想法只得作罢。插曲过后,调研小队又继续前进。走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湿润的微风轻拂山花野草,远处的山林在云岚雾气里若隐若现。途中不时急来的细雨,是词不达意的温柔,消除了我们赶路的疲惫。

历经一小时,调研小队到达梨子寨。这座苗寨最醒目的就是中间有一座精准扶贫的石碑。寨子青石台阶层层交迭,房屋错落有致,缕缕炊烟从房屋的烟囱里升起又消散,仿佛这座千年苗寨正在静静吸纳、积蓄力量。小孩子在寨子里跑来跑去,坐在门槛边上的苗族阿妹飞针走线赶制苗绣,“感恩坪”廉政文化长廊上有原住民在这里叫卖自己家的农特产品,最美的人间烟火大抵如此。拾阶而上,我们走入湖南省党政培训基地,通过观看纪录片,学习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发表的讲话精神。站在精准坪广场,凭栏远望,山野莽莽,远处的大山见证了摆脱贫困的千年苗寨,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下午,调研小队参观了十八洞村的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五个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内设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群众活动室、村级组织议事会、精准扶贫展示中心、特色产品展厅、调解室、卫生室、警务室等,致力于为村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精准扶贫展示中心把一幅波澜壮阔的脱贫历史画卷徐徐铺陈开来,让人切实感受到十八洞村的山乡巨变。调研小队了解到,在人居环境方面,十八洞村原来的泥巴路变成了整齐美观青石板路,灰扑扑的木制房屋焕然一新,如今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户户实现了用电安全,基本做到了无线网全覆盖,也已经建立起网格化治安管理的雏形。在产业发展方面,针对“人多地少”的问题,因地制宜,发展“飞地经济”,同时依托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非遗苗绣产业和生态旅游业。在乡风文明方面,坚持文化自信,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留住乡愁,保护苗寨的传统民族特色和淳朴民风。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十八洞村又发展了“党建引领 五兴互助”的基层治理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村民“五兴”道德银行,通过“行为换积分,积分换物品”的“储蓄”模式,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提升村党支部领导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推行力和组织执行力。“我们让一个党员联系五户群众,成立互助小组,发动群众的力量,明确做到‘党员干部全部参与、一人不少,联系农户全覆盖、一户不漏’。不仅如此,十八洞村还依托‘湘西e路通’打通便民惠民服务网络通道,累计办结群众事项一百多个,满意率达百分之百。”十八洞村村委会干部自豪地说到,“我们村根据实际,制定出可以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又通过树立典型和思想道德建设星级化管理,让村民互评道德星级,村民们为了‘争面子’抢先进,精神面貌就有了较大的改善。”

从原来“等要靠”到现在的“人人争先”,十八洞村充分发挥自身历史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取的深刻转变,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努力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姿态夯实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的根基。

通过和十八洞村村委会干部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十八洞村,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策略初见雏形,但是乡村治理还存在很大的数字赋能空间。工作人员说道:“之前‘回到十八洞村’活动虽然吸引了一些年轻人,但是年轻人返乡的还是很少,这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确对于当地原生态的民风民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我们有信心从我们首倡之地的政治责任出发,用实际行动去克服困难,续写我们十八洞村山乡巨变的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45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了让养老院的老人们能够安全出行,“以青年之行…… 刘佳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近日,“以青年之行,忆岁月峥嵘”实践小队积极响应党…… 刘佳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

最新发布

湘潭大学三下乡|麻栗场镇基层治理焕新貌
(指导老师:刘超,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员:段晓翔)7月12日,为探寻数字赋能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的有效经验,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花垣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烈日炎炎下走进麻栗场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平安…
湘潭大学三下乡|“溺水警钟时常鸣,安全教育记心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
(指导老师:刘超,商学院通讯员:李沁)正值暑期,全省各地中小学生迎来假期,夏季气温逐渐升高,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迫在眉睫,为更有效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严防发生青少年溺水事故…
湘潭大学三下乡|防溺水宣传进乡村,筑牢暑期“安全线”
(指导老师:刘超,商学院通讯员曾志立)夏季是中小学生溺水事件高发期,溺水被称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2022年,湖南省下发《关于开展2022年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通知》,要求在全省持续开展防范学…
湘潭大学暑期三下乡|智能平台融入生活,数字赋能乡村治理
(指导老师:刘超,商学院通讯员:向茹艳)为进一步响应国家数字智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花垣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两个方面为主要研究方向,于7月5日前往花垣…
热心智慧助老,安信工“常青树”实践团队在路上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移动支付、电子证件、电子卡等各式各样的智能化产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化技术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大多数人都在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时,仍有许…
湘潭大学三下乡|直播培训走进农村,电商人才带动产业创新
(指导老师:刘超通讯员:曾志立张紫惠)为探究“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花垣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花垣县电商直播培训为切入点,于7月3日前往湖南省湘西市花垣…
湘潭大学三下乡|电商赋能产业振兴,数字乡村注入发展动能
(指导老师:刘超,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员:张紫惠贺中楹)为深入探究“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中的企业行为”,了解企业在数字赋能乡村治理中,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贡献,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花垣县…
【最新动态 物电学院】明确宣讲的流程与最终内容
【最新动态物电学院】明确宣讲的流程与最终内容党史学习对于我们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有着无语伦比的重要性,通过党史宣讲,可以帮助他们做到学史明理、学史曾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紧紧围绕党的方针、党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扬帆出征,青春起航
“融融的夏天,灿烂的阳光,二师三下乡,飞扬青春风帆”。2022年6月22日是我们“梦想的起点”——我们脸上绽放的美丽笑颜,我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热烈期待,都是我们“展翅”飞向浠水县的力量!本次踩点,志愿者…
梦想起飞,爱心护航——甘龙镇中学支教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7月17日至7月23日,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23名支教队员已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甘龙镇中学开展了历时7天的暑期支教活动。甘龙镇中学支教队是铜仁市在外大学生公益联合会松桃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