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望非遗,文化传承进社区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张馨怡

华中农业大学赴浙江台州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讯员:张馨怡)为加强中国文化的遗产保护,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华中农业大学赴浙江台州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7日前往浙江台州黄岩区围绕翻簧竹雕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的第一天,实践团来到黄岩博物馆,在一楼展厅内摆放有黄岩各种民间工艺品,例如翻簧竹雕、火烙画、漆金木雕、剪纸等。在馆工作人员很热情地为实践团讲解了翻簧竹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翻簧竹雕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百余年历史。翻簧竹雕因其雕刻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而得名,有煮、压、刨、晒等十四道工艺流程,流程繁多复杂,需要极大的耐心,用工作人员的话来表达即是“要下很大功夫”。工作人员介绍到,馆内的花瓶、茶叶盒、笔筒、台屏、雅扇等各种工艺品均是由翻簧竹雕制作而成的,在各个时代都具有极大的价值,当代文豪郭沫若将黄岩翻簧竹雕誉为“浙江三大雕”(浙江木雕(黄杨、东阳)、青田石雕、黄岩翻簧)。

实践团在馆内有幸遇到正在参观的罗文驰老师及其父亲罗启松老先生,罗氏父子是黄岩区翻簧竹雕代表性传承人,他们的作品多次获奖,事迹也经各种媒体报道传播。初步交谈后实践团邀请罗启松老师一同前往博物馆二楼进行参观。在二楼展厅中实践团主要对罗文弛老师与其父亲罗启松老先生的作品进行欣赏观摩,罗启松老师也就展厅内播放的翻簧竹雕专题短片为实践团讲解了翻簧竹雕的工艺流程和主要代表作品,有的作品甚至被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罗文弛老师的主动邀请下,在其后的两天时间实践团成员前往罗文弛老师的工作室进行参观学习,工作室内陈列了满墙的作品及相关荣誉,其中不乏顺应当代审美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精美工艺品。实践团旁听了罗文弛老师为学生授课的内容,在经得老师允许后,加入了亲手制作的行列。在体验制作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感觉到手握刻刀不断推进时十分吃力,甚至有成员在经历十来分钟的制作后明显感觉手指酸痛,翻簧竹雕的制作难度超出了实践团的想象,在对非遗传承者多了一份敬佩的同时,也让实践团更加坚定了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黄岩翻簧竹雕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因此关于其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翻簧竹雕制作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罗老师解释道“现有的一种是坯雕刻制作,然后贴珠黄后再在上面雕刻。当前的普及产品可以使用激光制作来进行展示,速度很快但前期做器型,贴簧等耗费很多,而由于批量制作的价格会有所降低,相对之下投入的成本和价值不匹配,最后的工艺品也会贬值,因此大多数还是离不开手工制作”,另外罗老师表示翻簧竹雕的一大特色就是贴簧,贴了簧才是翻簧竹雕,罗老师目前的想法是将“陶瓷上一块块镶嵌珠黄,做成小件的工艺品”,翻簧竹雕原本所选用的竹板厚度约为2mm,非常薄,这个时候毛竹的质量高低就很容易影响制作过程是否容易损坏,以及后期的保存问题。因此翻簧竹雕的材料选取和制作过程都是非常考验人的工作。

翻簧竹雕虽然在发展历程中经历过衰落,但罗文弛老师与其父亲罗启松老师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一点一点地让翻簧竹雕出现在大众视野。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以黄岩翻簧竹雕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迈向更广阔的天地,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带着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精神走进地区博物馆,走进非遗传承者的工作室,将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播进更多人的视野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47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群策群力,标新立异

2022年7月6日,“秾人向徐周”团队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同时团队将直播带货执行方案进行了细化。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团队首先查找了国内比较当红的电商……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 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2022年6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深入江…… 刘思辰 程序 狄恩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秾人向徐周”团队 第4期简报—

简报秾人向徐周“三下乡”实践团队编第4期2022年7月4日走傍徐周访消息2022年7月3日下午,“秾人向徐周”线下团队和徐周村钱书记和徐经理进行了沟通交流。交流过程中,钱书记提出了希望我们可……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福建学子“三下乡”:献出一颗心,倾注满腔情
为期十天的暖心支教之行即将结束,在这十天的生活当中我体会到有一种生活,若是不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而这种艰辛若不亲自体会,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拥有了这种快乐,方能明悟这其中的纯粹。2022年7…
聆听朗朗琴声,感受音乐魅力
炎炎夏日,悠扬的琴声如同一缕清风,轻轻抚摸过每个孩子的脸,带来阵阵凉意。一首首熟悉的旋律敲打着侨宝们的心灵,荡起层层涟漪。2022年7月18日,萌芽班的侨宝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聆听音乐之美,感受音乐内涵…
政心向党探社区,基层党建明方向
政心向党探社区,基层党建明方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为了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党员带头促党建,齐心协力助社区发展,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心向党社区…
心连心慰问老党员,不忘初心送温暖
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0日电(通讯员聂群英)为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学习党的思想,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树立责任担当与“不忘初心跟党走”的思想。2022年7月10日…
喜迎二十大助力乡村振兴
【喜迎二十大,助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研团实践团队为喜迎二十大,坚持跟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暑期乡村振兴青研团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到达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进行走…
微尘出行:爱心起航,让梦飞翔
为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渴望健康成长的需要,六月初,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3名指导老师带领4位团队骨干成员前往黄冈市浠水县各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地进行踩点,与当地负责人和各学校…
安全意识天天有,校园生活乐悠悠 ——WUT知行书苑支教队开展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据了解,校园安全事故较以往有所减少,但仍时有发生,校园的青少年学生,年龄尚小,安全意识较薄弱,应加大校园安全教育的力度,把校园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近日,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知行书苑支教…
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实践小分队赴安庆开展实践活动
为增强文化自信,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6月份,传承探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实践小分队前往安庆市各大黄梅戏基地了解黄梅戏发展近况,为黄梅戏的传承助力。活动前期,团队通过收集历史文…
讲好荆楚故事,传承荆楚文化
(通讯员鲁妍报道)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对荆楚文化的了解,于7月18日-7月22日,通城县隽水镇雁塔社区支教队面向当地“希望家园”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名人故事会活动,以此解读各领域的优秀人物,让学生体会到名…
闽院学子“三下乡”感悟:白驹过隙,我们依旧
2022年7月,闽江学院法学院暖心社工服务队再次启程。7月5日暖心社工服务队队员在校行政楼旁集合,大家拿着自己的行李准备出发宁德市屏南县前汾溪谷村。南门旗台前,习近平总书记的留言“不求最大,不求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