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拾线”实践队再次乘坐追寻泰顺提线木偶的非遗文化列车,逐梦非遗,“偶”遇泰顺。
(一)“偶”遇——国家非遗传承人
7月7日上午,实践队队员起早,一同乘坐城乡公交赶往泰顺泗溪镇寻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季天渊女士。一双巧手雕刻人生百态,一颗匠心传承非遗技艺。栩栩如生的木偶吟唱历史的古往今来,无声的牵引刻画世间的人生百态。季氏家族的代代相传,让木偶头雕刻技艺多了绵延的薪火,而季天渊希望非遗能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并传承。她说在非遗保护这条路上,她将坚定执着、一往无前。
(二)“偶”遇——乡间木偶剧团
7月7日下午,拾线实践队一行人前往泗溪非遗展示馆,观看本土剧团表演,开场的西皮二黄便已赢得满堂喝彩,可见幕后表演艺人高超的表演技术与圆熟的唱腔功夫之深。艺人们将曲目深深地刻在脑子里,随口即出的腔调与随手即弹的曲调圆出一场别看生面、有板有眼的展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4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