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移民搬迁,搬出新生活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作者:戈娇丹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于脱贫攻坚战。7月17日,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府谷县新府山移民搬迁小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一栋栋安置楼房整齐排列,一家家社区工厂满负荷运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实践团成员们化身“小绿人”,面对艳阳与高温依旧毫不退缩,穿梭在新府山社区中与居民面对面地认真交流。

首先,实践团成员与四号搬迁小区党支部书记韩书记碰面,了解韩书记的基本情况及工作业绩,并为队员们讲解移民搬迁与乡村振兴的密切关系,鼓励队员们要多走,多看,多学,身体力行的感受党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奋斗历程。

随后,韩书记为队员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党的半年奋斗历程,又从中央、省、市、县关于移民搬迁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文件解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何为移民搬迁,移民搬迁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工作中遇到的中梗阻问题的解决方案。他讲到,新府山的扶贫攻坚战遇到了许多困难,但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易地搬迁的示范点。而移民搬迁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有太多人和事值得讲述。

近年来,陕西加强纵横联动,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安置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保障等方面入手,持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力度。总体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工作目标,搬迁群众全部脱贫。

随着移民搬迁工程的不断推进,新府山社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搬迁住户大多数为老年人,实践团成员们俯下身一遍遍地为老人们讲解问题,并认真耐心地倾听记录,而老人们更是热情慈祥,讲述着自己与府谷这片土地的新旧故事。实践团在新府山社区对搬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时,虽有部分老人表示存在搬迁后生活习惯及方式难以转变的问题,但在“乡村振兴”方针政策的帮扶下,总体居住环境、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向优向好发展。

队员们到达新府山小区扶贫安置点后,与社区工作人员也进行深入交流,从扶贫安置点目前安置的人数、安置人员类型、管理情况和新冠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接着,队员们深入社区街道、家中走访社区群众,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扶贫安置点对易地扶贫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及影响。最后,队员们义务帮助安置点打扫卫生,为社区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队员们辛苦的付出获得广大移民搬迁户的好评。

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新府山社区搬迁中存在的问题与变化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走在“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的调研地让我们对调研方案有了更加丰富的计划。在接下来的实地走访调研中,我们会有更进一步的学习与发掘。只见四号小区宽阔整洁、运动器材完善健全、附近移民搬迁的楼房鳞次栉比。让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看到了扶贫的重要力量。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体易地搬迁户自身的努力拼搏下,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阳光将更加灿烂。

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府谷县围绕“一城十镇一百个移民安置区”,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坚持一手抓搬迁安置,一手抓产业培育,着力在发展产业、支持创业、解决就业上下功夫。

走访结束后,走在新府山社区宽敞整洁的人行道上,实践团成员们真正有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实感,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不过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没有终点,脱贫攻坚的成果还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还要继续推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扛起下一个百年目标的重任,走上奋斗的新起点。

本次活动中,队员们积极向韩书记请教,在实地调研中学本领,长才干,感受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为人民群众创造的美好生活,通过参观移民搬迁工程,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前景,对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调研,队员们看到易地搬迁群众如今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队员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努力拼搏,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49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于工作,忽视了身边环境的维护,而社区服务中心的图书角作为……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新春进乡镇,平安过大年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春节是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回家则是中国人心中割舍不下的情感。新春佳节临近,大集上更是展现出浓浓的年味。为宣传新春防诈骗安全知识,品味传统……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青年助力图书兴, 热血飞扬育文明

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这也许是图书馆的雏形。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教育人博闻强识,里面的知识浩如烟海。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小区环境清,居民心安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但近年来,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准的提升,小区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乱扔垃圾、侵占绿化带、卫…… 曲阜师范大学鲁韵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精神,共筑书香梦想

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号召,决定开展一系列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师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参与服务禁毒仪式

为了营造健康、无毒的社会环境,促进加强毒品预防与教育工作,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月28日走进东营市东营区禁毒服务队进行志愿服务工作。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筑梦青春防线,共绘无霸校园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校园霸凌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成为当务之急。8月3日,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实践队队员走进东营市东营区……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师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志愿者深入乡镇携手帮扶老人儿童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往往滞后于城市,乡村的老人与儿童正面临着诸多生活上的困难和挑战。为响应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号召,同时关注乡村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党史小……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

“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主题团课圆满举行

“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主题团课圆满举行12月13日,24090441团支部带领班级成员在教室15104Z开展了一场以“以青春之姿、筑成长…

最新发布

墙绘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青春底色,不负韶华。2022年6月18日至23日,安徽财经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乡村振兴促进团30余人,在艺术学院专任教师李乔、陈国栋带领下前往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王楼村开展“践行青春使命赋能乡村振…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计划|走进渭南古寺老街,品一方乡土人情
为了深入了解渭南的乡土文化、细品古城厚重历史,“相遇渭南,‘乡’见未来”小分队于2022年7月18日前往渭南老街和渭南大觉寺,展开最后一天的调研活动。围绕“乡土文化、人文历史”的主题,走进渭南老街和渭…
以创新雨露,迎振兴曙光——创飞科技-机械实践团对东贤友村进行倾斜摄影及三维建模,探索乡
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创飞科技-机械实践团前往穴坊镇东贤友村对村庄进行倾斜摄影,并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生成乡村三维模型。上午,实践团成员抵达穴坊镇东贤友村村民委员会大院,队长孙舒鹏在院中组装…
成都理工学子三下乡:重走三台红色足迹,赓续青年红色血脉——红色交通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食粮,它淬炼于我们党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之中,书写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努…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学子深入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胸怀青云之志,彰显青春力量。为了鼓励青春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用双手书写夏日豪情,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赴池州乡村振兴中信息化建设调研团队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
穿越历史风云,传承荆楚风彩: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荆州社会实践
荆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而荆州则是荆楚文化的根脉所在。为促进荆楚文化和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近日,在李剑副教授指导下,华中农业大…
成都理工大学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在大乘镇开展“宜宾面塑”教学
中国青少年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砖加瓦。宜宾面塑艺术是四川省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晚清时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
深入群众心向党,人民公仆展担当
近年来,国家对基层治理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国家强化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7月19日下午,迈过酷暑的热浪,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
产业助农新起航,乡村品牌新力量
从天赐地造到匠心培育,由躬耕田间到扬名内外,平凡的农产品包含原汁原味的地域风情,离不开劳苦农民背后的辛苦付出。7月19日上午,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农投集团农丰农产品经销有限…
打造现代化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探访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
2022年7月21日,会计学院“百年青春,绘梦长虹”实践团支部来到“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参观交流。“忘不了”蜜橘始创于1998年,位于临海涌泉,被列为国家“863”柑橘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