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山东师范大学团委“青苗计划”号召,6月24日至7月7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青少年爱心支教团的10名成员借建团百年契机,深入乡村基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支教团以“1234”方针为指引,即“把握一条主脉,开拓两条路线,守住三大阵地,打造四大板块”。一条主脉,即乡村青少年教育爱心帮扶。两条路线,即团队分设山东省和福建省两个基地,实现地域多元化,并在各实践基地之间建立线上联系和纽带。三大阵地,即“沉浸式”教育阵地、“全方位”服务阵地和“多元化”宣传阵地,致力于乡村青少年的教育、帮扶工作,扩大团队影响力。四大板块,即“国学”课堂、“乡土”课堂、“书香”课堂、“青年”课堂的课程设计,分别针对传统文化传承、乡土文化认同、阅读习惯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四个维度展开,让教育火种埋入乡村青少年的心田,最终打造“心灵”课堂。
知礼明行,把经典讲透——打造“国学”课堂
国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学习国学经典,对于传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团队成员将国学教育带入课堂,从“圣贤之道”“经典之颂”“非遗之习”“礼仪之教”四个方面入手,让孩子们感受国学之美,传承传统文化。
7月4日上午,支教团来到济南市历城区神武小学,迎来了与同学们的第一次见面。团队成员结合《史记·孔子世家》中的文献记载,为同学们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孔子课堂”,构建孔子形象,弘扬儒者精神。在学习“孔子学琴”典故的过程中,同学们探究了孔子的治学智慧;在学习儒家思想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理解了“仁”的本质。紧接着是“经典之颂”模块,团队成员通过对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关雎》的讲解,让同学们在唱诵中领会古诗文的韵律美,朗朗读书声中传递的是对经典的珍重与爱护。
在“非遗之习”模块中,团队成员选取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民间手工艺——剪纸进行详细介绍,从折法、画法到剪法,手把手教同学们剪窗花,一朵朵精巧的窗花在孩子们手中盛放开来。最后,团队成员围绕“传礼”“承礼”“践礼”开展“礼仪之教”模块,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鼓励同学们尊老爱幼,将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国学”课堂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出发,探索思政教育与传统艺能融合的新模式,旨在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青少年,以传统国学点亮文化自信。
一方水土,令文化复活——打造“乡土”课堂
乡土认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旺盛的生命力、感召力是维系人们世代延续和谐共生、善待苍生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心灵托付。支教团带领同学们学习家乡的语言、历史、地理等文化,增进他们对乡土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
6月24日,团队成员奔赴山东省和福建省两个基地,分别在济南市历城区神武小学和厦门市翔安区逸夫小学开展“对话南北”课堂。团队成员从气候、饮食、文化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南北方各自的文化特色。在接下来的“纸飞机信箱”环节中,逸夫小学的孩子和神武小学的孩子互相写信,在信中写下自己成长的烦恼或者对彼此文化想要深入了解之处,遥隔两地的祝福在半个中国的距离和孩子们稚嫩的笔触中绵绵传递。部分同学还录制视频邀请对方来自己家乡游玩,用方言朗诵家乡的民谣,闽南语和济南话两种方言相碰撞,让同学们感受到汉民族共同语的丰富多彩。
7月4日下午,支教团立足济南市阵地,从方言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泉水文化四个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济南本土教育。从亲切朴实的济南方言,到济南惨案的历史启示,从奔腾不息、连绵古今的壮阔黄河,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同学们第一次真正了解了这片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将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济南文化深深埋入心底。在“乡土”课堂中,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南北方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形成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提升了对家乡的归属感。
赓续文脉,让阅读整合——打造“书香”课堂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全民阅读”活动的贯彻落实,“整本书阅读”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支教团着力打造“书香”课堂,开展“整本书阅读”教育,帮助同学们应用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神武小学校委会联合“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青少年爱心支教团共同举办“师生阅读共成长,读书点亮童年梦”第七届校园读书节活动,努力营造师生共读的良好读书氛围。校园读书节分为建设家庭书房、开展“中华传统经典美文整篇背诵”风采展、开展命题作文大赛、“好书推介卡”制作大赛、“诗配画”比赛五个活动。团队成员重点负责活动的评审工作,在命题作文大赛中,各年级都涌现出了一批情感真挚、语言生动的优秀作品。团队成员将各年级优秀作品结集成册,并为优秀学生颁发“校园小作家”证书。
7月5日上午,团队成员带领同学们来到神武小学图书馆,在书香氤氲中走进《窗边的小豆豆》和《小王子》。课堂分为“导入阅读,轻松入话”“精细阅读,整体把握”“总结归纳,发挥想象”三个环节。在情节串讲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将精讲与略讲相结合,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把握书籍的整体脉络。“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团队成员重视孩子们的多感官阅读教育,开展“美段朗诵”“小剧场表演”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朗朗的读书声里感受文学的魅力,在对话中触摸书中角色的灵魂,与书籍建立起“情感的桥梁”。
践行初心,将使命落实——打造“青年”课堂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为赓续红色血脉、传递时代精神,支教团以建团百年为契机,以共青团团史为载体,为孩子们带来了“青年使命”爱国主义教育特色课程,分为“五四薪火”“冬奥乐章”“疫路同行”三部分内容。
7月5日下午,团队成员带领同学们来到神武小学多功能厅,为同学们播放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并耐心而细致地教同学们学唱《红星歌》。“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同学们卖力地学习,动情地演唱,最后走上讲台排好队形,带来了整齐有力的《红星歌》合唱展示。随后,团队成员将五四精神与冬奥会热点相结合,通过讲述冬奥会中涌现出的武大靖、徐梦桃等人物事迹,让同学们真正理解“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冬奥精神,奏出一曲气势磅礴的“冬奥乐章”。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团队成员通过“疫路同行”模块,引导同学们认识病毒、敬畏生命、保护自己。课堂伊始,团队成员向同学们科普了酒精消毒剂的基本用法、七步洗手法等知识,减少同学们面对病毒的恐慌,并向同学们讲述了钟南山、李兰娟等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学习最美“逆行者”身上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紧接着,同学们也拿起手中的画笔,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一款款独一无二、满载美好祝愿的“口罩”,传递抗疫正能量。在“青年”课堂中,团队成员紧密结合时代热点,寓教于乐,传承五四薪火,弘扬冬奥精神,凝聚抗疫力量。
携手共育,向未来启航——打造“心灵”课堂
7月5日晚,团队成员与神武小学的同学们欢聚一堂,举办文艺汇报演出。舞蹈《祖国的花朵》跳出了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萨克斯演奏《孤勇者》表达了对平凡英雄的崇高敬意,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微微》《踏山河》一度将气氛推向高潮。最后,一首大合唱《红星歌》赞颂了五四爱国青年的一腔热血,展现了当代青年的青春风采,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为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7月7日上午,团队成员启程前往泰安第十九中学,召开“春风化雨润桃李——心灵课堂”宣讲会和报告会,为高中生送来一份“心灵关怀”。团队成员围绕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展开宣讲,针对拖延症、亲子关系、考试焦虑、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心理疏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为了加强对乡村青少年的帮扶工作,团队成员设计“乡村青少年教育帮扶”调查问卷并广泛发布,了解乡村青少年教育帮扶的现状及人们对支教的认识。在支教过程中,设计“桃李”特色印章等文创产品,分发给实践地的居民、孩子,为孩子们留下宝贵的纪念。团队成员对乡村学校教职工进行访谈,了解其工作性质和工作感想,进一步加深对乡村教育的认识。实地支教结束后,支教团还与各中小学进行对接,录制相关课程内容的公益微课分享至学生群体中,并发放至公众平台,服务大众,获得了热烈反响。
春风化雨润桃李,一片丹心育英才。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爱心支教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服务态度,通过打磨优质课堂助力乡村振兴,通过“点对点”精准帮扶促进乡村青少年全面发展。师生共聚一堂,品悟中华文化,讴歌崭新时代,在继往开来中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52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