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为传承红色基因,追寻革命精神,坚定革命信仰,7月22日,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淮南少数民族村暑期实践团前往安徽中共第一党旗纪念园,走过安徽中共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广场、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淮上中学补习社、党史研究中心,伫立在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重温红色革命足迹。
寿县小甸镇是安徽省党的火炬最早点燃、党的旗帜最早举起的地方。寿县地区和寿县青年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的革命骨干较多,并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因而能建立安徽省最早的中共组织,安徽第一面党旗就展露在寿县小甸集。寿县早期党、团员在全省各县中人数最多,在工农商学各界群众中广泛宣传革命思想,进一步推动了全县以至全省的革命运动。
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1923年冬,根据党的指示,曹蕴真、薛卓汉、徐梦秋等在小甸集小学召开全体党员会议,他们在一盏煤油灯下,举起拳头庄严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播撒下革命曙光的火种。
特支纪念馆陈列室内,一栋茅草屋记录了小甸集特支成立时的场景
1924年暑假前,中共上海大学党组织为扩大党的宣传,壮大党的队伍,决定派遣淮南及周边地区的学生、共产党员黄天伯、吴云、吴震、桂超和胡萍舟等人,回皖北家乡,招收失学青年,创办淮上中学,并指定胡萍舟、吴云负责。革命星火渐成燎原之势。
淮上中学补习社
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土地革命中,寿县成立安徽最早的中共县委,寿县籍党、团员在全国各地开展革命斗争,并于1931年3月30日凌晨发动震动江淮的瓦埠暴动,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瓦埠暴动
寿县建团、建党之后,先后选送一批优秀青年赴苏联、赴上海大学、广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黄埔军校等地学习,努力培养革命骨干。他们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大多数都到北伐前线工作,不少人参加了北伐军的战斗,为掀起大革命的高潮作出了重要贡献。寿县青年在黄埔军校、广州农讲所表现突出,加入共产党的比例在全国最高。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团队成员此行志在学习党史文化,“预知大道,必先为史”,在党史学习中,继承发扬革命烈士的信仰精神,补足精神之钙,铸就精神之魂,挖掘红色文化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在红色文化浸润力下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的新路径,服务团深入挖掘寿县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内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生动的社会实践之中,把革命先烈的精神内化于爱国主义精神、外化于民族团结实践,擦亮寿县的红色名片,为新时代下各民族团结与发展注入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55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