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9日电(通讯员 邓方威)为响应党中央“奋进新时代,争做新青年”的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赴武汉市青山区白玉山中学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下午开始在白玉山中学开展为期8天的艺术支教活动,本次课程以“我有一个艺术梦”为主题,开展了水彩静物理论实践、绘板实践、手工实践课等课程。此次活动不仅为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激发了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同时,也弘扬了民族艺术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
培养兴趣爱好,为孩子打开艺术之门
首先,团队为孩子们开展了艺术先导课,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展示了一些优秀的画作,既包括中国传统的国画,也有借鉴了西方绘画技巧的现代画作。“老师,什么是艺术呀?”“艺术,就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
这段对话发生在第一堂课,想让孩子们爱上绘画,首先就要明确绘画艺术的概念,以艺术的概念、特点、来源等一系列理论为切入点,志愿者们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绘声绘色的艺术先导课,课堂上孩子们反响热烈,和志愿者们积极互动,一起体验艺术之美,孩子们开心的表示以后想更深入的学习艺术。
图为志愿者正在为孩子们上绘画先导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思如 摄
缠花非遗,生生不息
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到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描写的“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都记载着古人喜爱头戴簪花的习惯,而簪花就是缠花,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弘扬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志愿者将非遗缠花带入了课堂。
实践为上,理论先行。志愿者们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些他们所制作的手工缠花作品,并以此为例向孩子们讲解了缠花的前世今生。缠花分为制作模板,劈丝,缠线,绑簪等四大步骤,志愿者团队步步深入为同学们讲解和演示缠花技巧和方法,并提醒孩子们使用手工安全剪刀,出特殊情况要及时寻求志愿者们的帮助。
理论指导讲解完毕后,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都找到了其诀窍,后续孩子们互帮互助,制作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并集体展示,孩子们成就感满满,对手工艺术的兴趣更加高涨。
图为志愿者正在帮助学生做手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思如 摄
图为孩子们的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思如 摄
童心向党,薪火相传
思想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爱国爱党的信念。为人师表,志愿者团队有义务有责任去引导未成年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重温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是这一代人的使命。为此,志愿者召开了“童心向党,薪火相传”主题班会。会上志愿者问道:“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党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的回答令人动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想唱一首山歌给党听!”孩子们的回答铿锵有力,又诚挚无比。
志愿者讲道:“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带领着人民走向了和平,走向了幸福。我们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孩子们纷纷鼓掌。小朋友们对于那段红色岁月,有自己懵懂的理解,始终对中国共产党有崇敬的态度。最后,志愿者为了加深小孩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印象,播放了纪录片中描写红军艰难过雪山的情节,许多小朋友感动的留下眼泪,对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感到无比震撼。
图为学生正在向志愿者回答“你心目中的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思如 摄支教之路,成长之路
“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场暑期实践活动以支教的形式为主,其意义包括但不限于对学生的帮助,更在于这支年轻的大学生团队走向校外之后得到的经验。在初次步入社会后,成员们根据自己的见闻了解到了当地的生活与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拓宽视野,不再局限于城市一隅,而进行更加广度的思考。
此外,团队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发展对象,为进一步学习党史,志愿者团队在课余时间参观了“毛泽东故居”等红色文化纪念馆,身临其境,深刻了解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家的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在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门前,路员们彼此分享此次参观的收获,深深地为革命先辈们赤诚的理想而感动。
这个七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服务队的各位志愿者与孩子们邂逅。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深深埋下,它终会破土而出,在某个夏日能开出绚烂夏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60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