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渺几千里,留得诗人万古书”,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这条以人力开凿的水系,贯通南北,沟通了华夏大地上的庞大水网,成为中国南北经济与文化的命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江苏作为孕育大运河的摇篮,被大运河滋润的历史最为悠久。为推动运河文化以及绒花、纸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同心圆志愿者协会于2022年7月18日上午来到淮安河下古镇,感受大运河流经地淮安的文化底蕴与烟火气息,体悟纸扎、绒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奇魅力。通过参观千年河下古镇,采访制作绒花、纸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人”,为守护千年运河文脉注入青年力量。
“千年古镇,最忆河下”,河下古镇坐落于河下街道东部,濒临古运河。距今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素有“进士之乡”之称。2002年7月,河下古镇作为淮安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历史街区之一,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评定为首批全国30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后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
初入古镇,实践团成员的目光便被“河下古镇”四个古字所吸引,沿着古朴的青砖向前走去,一眼望不到头的古朴深巷,河下古镇的醇厚朴实,深深打动了实践团成员。古镇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一位老人给实践团成员详细地讲述了古镇的历史,河下古镇先后有一百多条街巷、园林、数十座牌坊、寺庙、桥梁。而如今的河下古镇,有22条街、91条巷,都保留了原始的明清风貌。城河街连起了古镇客栈、状元府第、漕运船坞等景观,古今交融之感油然而生;而南北贯通的湖嘴大街蜿蜒在青石板小路上,市井风情民俗浓郁。古镇最早繁华的老街是估衣街,最东面向北是入淮口的礼、智、信三坝,商船、货物和人员来来往往,百行百业应运而生……来到河下古镇,仿佛可以穿越干年的时光,看到这里曾经在大运河的滋养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而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钱凤池绒花绒鸟制作技艺工作室,参访了非遗大师钱凤池。走进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惟妙惟肖的绒花绒鸟作品,红顶彩翅的“小鸟”,独具中国风的“绒花”发簪,一件件作品古色古香,清雅出尘。
钱凤池大师热情好客,给实践团成员讲解了绒花绒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底蕴。绒花制作起源于隋唐时期,距今已经1000多年。绒花,谐音“荣华”,又被称为“宫花”,最早只供宫廷享用,是象征富贵的“奢侈品”。到清朝时期,戴花成为一种时尚,绒花开始流入民间。“我们看电视剧,清朝时期的婚庆嫁娶,以及梨园唱戏,都会戴绒花帽,说明绒花已经开始普遍使用了。”久而久之,绒花就成了民间的喜庆饰品,并逐渐从绒花拓展到绒鸟,以及花鸟组合风景等。
同时,在采访中,钱凤池大师还和实践团成员交流对绒花绒鸟的初心与感悟,对在大运河带绒花绒鸟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遇到瓶颈的看法以及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运河流经地淮安的人文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在大师的讲解中,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绒花绒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每一个青年人都应该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千年河下,漕运重镇,人文荟萃,美食绝佳”,河下古镇作为淮扬菜系的发源地,饮食文化悠久,味兼南北之长。中午时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古镇许许多多的美食店,品尝了当地最知名的钦工肉圆和特有美食茶撒,色香味俱全,在激发味蕾的同时,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得实践团成员赞不绝口。
实践团成员还采访了一位茶撒店老板,在老板细致入微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感悟颇深,大运河的一波一浪都带着烟火气息,孕育而出的茶撒等饮食文化,看似普通,实则绵延了古镇千里的诗意与乡情。
最后,实践团成员还随机采访了一位古镇游客,采访游客来河下古镇游玩的原因以及对大运河流经地淮安文化发展方面的感受。因河而兴的河下古镇在新时代的今天,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以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的到来。
参观完河下古镇,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不仅要努力拼搏,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还要将大运河精神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运河文化带,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习总书记强调的“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63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