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出现官方与民间入学研究相呼应、相促进、相补充、相互动的大好形势,以发掘儒学现代价值为目的是儒学在新时期能够兴起的必然与使然。基于此,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于7月1日至5日分别赴泰安、潍坊、临沂、东营、聊城各市社区,以加强新时代人们对儒家修身思想的认同与践行,探究弘扬儒家文化的时代新路径为目的开展了实地调研。
搜集资料,加深自身理解
在准备阶段,全体成员分工合作搜集了儒家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以及当代儒家文化传播的现状等相关资料,并且来到各社区党委办公室就本社区儒家文化学习情况、社区文明建设、社区人民道德修养水平等方面与工作人员进行详细交流,认真了解实践目的地的情况。通过资料的查找与实地的考察,实践队成员们分析探讨了前期准备阶段的收获,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的访谈问卷,以期获得具有建设性、针对性的实践成果。
实践调研,深入社区了解
实践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采访模式展开了三轮的实践调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第一轮的采访主要以校内大学生为采访对象,对被采访者进行浅层询问,主要是询问大学生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问其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对大学生自身的影响、是否学习过儒家思想的处世之道等等。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一步探析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及其对于儒家修身之道的认知与了解。发现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明确的道德理想信念,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大部分时间只是在随波逐流,缺乏坚定的奋斗目标。
在第一轮的采访过后,实践队扩大了采访范围,前往泰安、潍坊、临沂、东营、聊城等市社区进行深入的调查,主要询问被采访者是否接受过儒家文化的学习,儒家修身是否对自身道德理想信念产生影响。经过采访发现,大部分社区比较注重儒家文化的普及,会主动开展弘扬儒学的相关活动,让儒家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于儒家文化的认同度正在逐步提升,但仍有部分社区在弘扬儒学方面的措施存在某些缺陷。同时实践队员了解到,虽然大部分人们认同儒家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但他们对于儒家修身之道的了解仅停留于表面,并不能真正领悟儒家修身之道的深刻意蕴。
儒德致学实践队最后一轮采访主要询问被采访者怎样明确道德理想信念和如何践行儒家修身思想。被采访者表示,在不了解修身思想之前,认为儒家修身思想理论性极强,远离现实生活,了解之后发现修身思想无处不在。在践行修身思想方面,被采访者表示首先要慎独自律,注重自我约束。其次,强调知行统一,身体力行。儒家修身思想不仅仅是监督人的规范,更加注重的是将内在的条条框框外化于实际行动。再次,要乐于求学,勤于求真。当代大学生要以认真踏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就如同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最后,要提高自省能力,形成独立的人格。内省是让内心不断成长,不断自强和自立,逐渐形成成熟独立的人格的过程。
采访过后,实践队员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认识到当代人民难以深刻理解儒家修身之道的意蕴以及难以践行儒家修身之道的原因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群众主体缺乏自主性以及认知的全面性,这需要地方政府采取有效的手段推广和弘扬儒家修身之道,充分发挥家庭、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网络新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儒学修身的理想与现实社会的脱节,其实践性与真精神被人们逐渐淡忘,只接受了它作为知识形式的传输,却没有外化于行,因此存在“知易行难”“知行不一”等问题。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由此可见,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才能使儒学与新时代同行。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历史根基、当代价值、国际视野、人类高度的原则,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内外资源,回应社会关切,做好儒学当代使命的阐释。把握儒家“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经世致用”的精髓,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化的交流互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围绕儒家仁爱、忠恕、创新、中庸、治国理政等思想,探究以儒学“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理论与制度创新”“普及教育”“传播交流”“力量协同”“文化保障”等为内容的使命践行路径及保障体系。
青春笃行献力量,弘扬儒家文化在路上
儒家道德哲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格养成,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积极响应时代的呼唤,深入开展这方面的发掘与研究,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出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65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