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台湾生态环境的指标——蛙类调查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 作者:图文/刘绍均

7/24、7/25两日,华中农业大学赴台湾、巴音布鲁克、青海湖三地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台湾小组进行两天的夜间实地考察,纪录与统计蛙类7月的分布与数量,同时督察新工厂的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两栖爬虫类调查,一般简称蛙调,在台湾是一种常见的监测环境生态的重要指标。台湾的蛙类共有三十一种,分属于蟾蜍科、树蟾科、狭口蛙科、赤蛙科及树蛙科等五科。蛙类属于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的外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调节能力并不强,因此,除少数种类外,冬天较难见到牠们。而暑期的现今,正式调查蛙类的最好时机。

图一 水域中的泽蛙

两夜的调查过程中,成员们跟着专业人士下田地、溪流、树林、荒地,只为寻找那些娇小蹦跳的身影。相比白天的鱼类昆虫类调查要花到较多体力去捕捉追寻,夜晚的蛙调更需要用到的是集中力,要在长途徒步中维持高度专注度,在路边、树丛间、泥地上一切可能的地方找寻并观察,需要耗费很大的精神,即便不像白天那样在艳阳高照的天里攀爬、跋涉,也让完成了调查任务的成员们疲惫不堪,更是了解到了生态调查的不易。

图二 记录水渠中蛙类

根据带队专业人士,台湾自然研究学会的陈理事长所说,一般调查过程鲜少采用全时全区的地毯式搜索,因为这样的过程耗时耗力,且相当没有效率,所以多选取特定时段、特定地点及特定方法,藉由系统性的标准方法,研究者才能将每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

而此次调查路线与日间调查路线相同,目的为纪录调查处生态环境的蛙类、爬虫类、常见哺乳类的分布与数量,因此选在调查对象生物活动的夜间进行。调查方法则选用彻底资源清查法,即针对一特定样区,进行地毯式搜索,将样区内所有可能的种类与数量全数调查出来;其间,调查时间密集、调查人力众多,能彻底有效地了解该样区之两栖爬虫类组成。针对蛙类采用目视遇测法与鸣叫计数法配合,将穿越线中两侧所目击到的蛙类经过种类判断后记录数据,同时辅以蛙类鸣叫声,了解物种组成、估算雄性成蛙的相对数量,进而估计族群相对数量。

图三 目视遇测并记录

田边能常见泽蛙及小雨蛙、路边以黑框蟾蜍占多数、溪边则常见史丹吉氏小雨蛙,皆为台湾的原生种。而除了这几种蛙类,也常在各地方能见到一种大小中型的树蛙,即斑腿树蛙。

斑腿树蛙作为外来种,与本土原生种的布氏树蛙长相相似,自2006年起扩张速度快,斑腿树蛙的快速繁衍及强适应力使其成为强势种,会与台湾原生种的蛙类,如现今以十分稀少的台北树蛙抢夺栖息地,另外,斑腿树蛙的蝌蚪也会捕食台湾原生种蛙类蝌蚪,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平衡被打破,成为威胁原生种蛙类的因素之一。

图四 树上的斑腿树蛙

然而,破坏蛙类栖息地造成蛙类数量减少的最大原因还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造成栖地的破坏及路杀等。

路杀指在公路或道路上发生的,因动物的窜出或是驾驶的不注意导致动物死亡的情况,在台湾层出不穷,尤其因蛙类较小的体型,更成为路杀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图五 被路杀的黑眶蟾蜍

由于蛙类的体型小,活动和扩散能力差,因此多半分布在温暖潮湿的平地或低海拔山区,中高海拔山区也较不容易见到牠们的踪迹,意即蛙类的生存领域与人类重迭。

台湾不少开发都破坏着牠们的生存栖地,导致自然的荒地破碎化或丧失,包括蛙类现踪的地方附近有河流或沟渠,也因被重度污染,常发生调查发现蛙类踪迹而来年就消失的情况,这是蛙类保育窘况与无奈。

此次的调研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调查新兴工业区对排水及废水的处理,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以此结果提出解决或改善方案,人类与动物生活于同个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其实也会造成对人类造成影响,或许是健康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如何去防范对应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人类活动,一直是一个难题,同时也是人类的共同问题。此行的经验对成员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体验,培养了研究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外,也激发成员们独立思考,期许未来能够为环境保育这一长久课题做出奉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68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知退休人才返乡 助力乡村振兴——“桑榆启春”项目探寻智力返乡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的…… 常悦娴 张晶淼 周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常悦娴 赵珺 陶成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 常悦娴 顾栩维 沈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聊城大学药学院“预防热射,保卫健康”
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热射病的危害,掌握热射病相关常识与基本应急处理方法,7月26日,聊城大学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于威海市成员家乡辅导机构举办以“预防热射,保卫健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开始前,团…
【经世济邦】智慧街区治理 城市韧性复苏
厦门大学“经世济邦”暑期实践队致力于研究疫情对摊贩群体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城市生存现状的影响及现有制度构建的合理性分析,通过对摊贩主体、厦门市市民、城市行政管理执法局等机构进行采访,队伍亲自深入…
一腔热血护山河
为喜迎二十大召开,学习红色精神,激励广大学子争做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践行者。7月14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系水常流”河小禹专项实践队来到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龙…
福州大学材料学院赴泰宁三下乡实践队助力泰宁乡村振兴
7月13日,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三明泰宁县“乌瓦黄墙,忆汉唐古镇燃熠熠星火;绿水青山,看两宋名城谱乡村振兴”实践队前往泰宁县朱口镇王坑村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王坑村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乡村…
河北科师学子三下乡:点燃星星之火,革命精神代代传
短短十天的实践中,团队进行助老拥军活动10次,防疫登记等社区志愿活动55次,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实现了自我成长。助老服务中,志愿者来到老人住所,进行清扫卫生、帮厨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予老人以欢乐和陪伴。…
献礼二十大专项活动|与留守儿童共赴国旗馆、青年运动展:童心向党,感悟红色精神
7月25日,为响应党的号召,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唱响“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杭师大用非遗托起残疾人职业梦想小分队的杨绿野同学以志愿者身份带领瑞安市湖岭镇的一批留守儿童来到…
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手绘乡村”开展
7月23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手绘乡村”暑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迎来了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朱寨镇的第十次手绘活动---共筑中国梦。雨后,大地消除了自己的炎热,换上了一件清凉外衣,植物吮吸了充分…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子走进乌夏巴什镇助力民族团结
为使同学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2022年7月3日,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了叶城县乌夏巴…
河北科师学子三下乡:护航用电安全,爱心传递美好
2022年的七月,骄阳似火,暑热难耐,无疑是近年来最炎热的一个夏天;而这个夏日,还有一群学子不惧酷暑,奔赴大街小巷,为夏季用电高峰进行安全服务,保驾护航居民的生活安全,这就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
三下乡创新创业实践团主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动物疾病治疗活
为使本科生积累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日后成为与宠医行业高度匹配的专业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医赴西安宠物医院调研团于7月22日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宠物医院开展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目前宠物医院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