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循红色历史,续革命血脉|华中农业大学赴青岛社会实践队在青岛炮台山遗址与党史纪念馆进行实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社会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山东青岛市社会实践队的四名成员以“寻革命情怀,续革命血脉”为主题,在山东青岛炮台山遗址与青岛党史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参观考察活动。

实践小队首先来到青岛山参观青岛炮台山遗址进行调研活动。出发前,小队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青岛炮台山遗址的历史沿革。1891年青岛建立之初清军在此设立炮台。1897年,列强在中国进行殖民扩张之际,德国占领青岛,将青岛山更名为俾斯麦山,并于1899年修建地下指挥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青岛又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日德两国在青岛交战,青岛山南北炮台被炸毁。青岛主权回归后,市政府修复地下指挥部并在青岛山下建立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

伴着湿热的海风,沿着绿树的浓荫,队员们来到位于青岛山脚下的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进入展馆大门,入眼便是脚下踩着的《胶澳租借条约》。这个条约是青岛沦为殖民地的屈辱开端。墙上陈列着《山东东部地区图》、《胶州湾海图》等地图和旧书旧照片,以及与青岛近代史有关的军衣军旗和武器等。展厅里陈列的明清时期铁质火炮上覆盖着厚厚的红褐色的铁锈,与旧照片上德国装备精良的武器形成了鲜明对比。实践小队成员不由得想起那句朴素却残酷的“落后就要挨打”。实践小队分别参观了博物馆内“德占青岛”“日德战争”“苦难归程”三个展区。回到那段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大肆掠夺开战而国人却无力干涉的屈辱历史,队员们内心沉重而苦涩。祖国的强大繁荣,人民的幸福安康多么来之不易,这是每个中国人肩上的责任。队员们纷纷表示正值青春韶华,要勇于担当这份光荣而深重的责任。

走出博物馆,队员们沿着山路继续前进,海风逐渐变得清凉,来到半山腰,队员们看到了炮台遗址。漆黑的火炮穿越百年历史,兀自耸立,遥对大海。无声述说着青岛这片土地经历过的血与火。这是德军驻扎青岛留下的痕迹,这是青岛曾被侵略殖民的铁证。从北炮台沿路向山下走,山路旁一块石碑,刻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遗址(日德青岛之战)1914年8月-11月”这一行字。一个世纪前薄弱的国力与军事使中国作为战胜国一方也没有逃脱为人鱼肉的命运。这场战争的硝烟早已烟消云散,与之相关的人与事也逐渐湮灭,但是只有铭记屈辱的历史,才能激励国人奋发图强,避免重蹈覆辙。

从青岛山离开,实践小队又来到位于青岛海岸路18号的党史纪念馆。邓恩铭受济南党组织派遣来到青岛,宣传马克思主义,筹建党团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与因职业关系先来一步、在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工程课任职的中共党员王象午汇合。1923年8月,青岛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青岛组成立。此后,两人借助此地隐蔽的地形和周围丰富的工人资源,发动了四方机厂大罢工等颇具影响力的工人运动。队员们经讲解员介绍了解到纪念馆保持了百年前的德式建筑风格,最早是德国占领时期建造的四方机厂职员宿舍。

讲解员还为队员们讲解了邓恩铭,王尽美,李慰农等革命先辈以此为策源地进行革命事业的历史。王尽美为革命事业终日奔波积劳成疾却还以带病之身坚持参与革命,最终不幸英年早逝。他为党的创建和革命活动付出心血与生命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人为国家的强盛与人民的幸福不断前进。

结束了一天的实践参观活动,队员们交流表示,这一次调研让我们感受到孱弱的国家里土地与人民受尽屈辱,然而民族危亡之际奋起反抗的有识之士在上下求索中点亮一颗希望的火种,无数革命志士前赴后继,最终带领人民实现了独立与解放。作为后继者的我们,要继承这红色的血脉,追随前人的意志,砥砺前行,继往开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70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7.27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物电学院】村委组织领导乡村振兴基石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今天是“筑梦振乡”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最后一天,团队成员们来…
坚定信心,继续前行
今天是2022年的7月27日星期三,转眼间我们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的支教活动已经开展到了第24天,24天的时间,让大家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少了生疏,从一个刚入学的新生成长为了一名…
归鸿所至,满是葱绿的苍茫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归,月满西楼。时隔几年,当我再次踏足家乡的土地,我也似一只归鸿走向故乡田野的怀抱。此时的乡村带给我的是一种隐隐的让人陌生的熟悉感,却也难以掩盖它一派祥和,日新月异的新风貌…
岭师学子三下乡:此程虽结束,希望与爱仍在延续
时光荏苒,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青里社会实践队的“三下乡”活动迎来了最后一天。7月16日上午,青里社会实践队积极地为下午举办的支教成果展览会做准备。队员们团结互助,高效地完成了展览现场的布置。展览…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基层环境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陈村之行
2022年6月26日,我们一早来到了第三站——涓桥镇紫岩陈村。到达村委会后,在村主任的介绍下,我们对当地的一些基本情况得到了一定的了解,紫岩村全村面积8平方公里,有耕地1450亩,林地8000亩。早在宋代,这里就…
三下乡 || 薪火相传,旧址荣欣——河南省商丘市张菜园村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广场及街道景观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加强创建农村景观规划,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趋势。新时代下,我国乡村不断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追求也在日益提升。2022年6月底开始,菜团子…
洛理学子三下乡:非遗文化进校园,传承璀璨河洛文化
河洛打籽绣是洛阳非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传承文化,它的一针一线将非遗作品融入日常生活,作品的背后蕴含了古代劳动人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他们生生不息的劳动财富。为了让青年能够了解和走进洛阳的非物质文…
曲园学子三下乡:诠释青年担当,践行青春使命
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暑假开始以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衿致远”社会实践队成员坚守着推动家乡发展建设的初心,分别在普法宣传,疫情防控,基层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于山东沂南县、东营…
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践行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发展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2022年7月17日至23日,西安工业…
一起爱队,将爱心传递全社会
志愿服务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志愿者所体现和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为提高成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