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归鸿所至,满是葱绿的苍茫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作者:蒋逸涵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归,月满西楼。

时隔几年,当我再次踏足家乡的土地,我也似一只归鸿走向故乡田野的怀抱。此时的乡村带给我的是一种隐隐的让人陌生的熟悉感,却也难以掩盖它一派祥和,日新月异的新风貌带给我的视觉冲击。

这一次,我是“田园复习款款归”暑期实践小队的一员,穿过田间地头,我们要去探访“义秋家庭农场”的主人,去挖掘返乡青年农民工如何能在故乡的大地上扎根、生长乃至到如今的绿树成荫,追寻他的足迹,探寻他如何在故乡的土地上抒写创新创业的人生篇章。

这一只归鸿,他叫秦东成。江苏省沭阳县马厂镇人。

夏日的蝉鸣在林间回响,午后的阳光穿过白杨树的叶隙,形成地上斑驳的碎影。乡野的静谧让我们短暂的忘记了燥热,却难以压抑我内心的欣喜与激动。看见了,“义秋家庭农场”的字样格外引人注目,大门前的秦先生正顶着烈日向我们挥手。一进门,他便很热心的安排我们休息,长期的在外务工,他的脸上比同龄人多了些许劳累的痕迹,但依旧保留着乡人的朴素与善良。

秦先生是返乡创业农民工,抓住国家政策的扶植,紧跟时代步伐,也有一丝对故乡的眷恋,于是他选择回乡创业。农民出身的他依旧选择了农产品产业作为产业支柱,几经风雨,几经挫败,到如今枝繁叶茂,欣欣向荣,采访的过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秦先生一路走来的不易,但字里行间更能感受到他对家乡的那份热爱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秦先生的身上带着“坚“。因为坚定的信心,所以他选择回乡创业,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可以让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因为坚强的肩膀,所以他扛住了创业初期的一系列困难,资金短缺、厂房不足,再到后来新冠疫情的肆虐。一次次危险挑战曾一度将他和农场推向绝望的边缘,但是他依旧直面困难,坚强不屈。因为坚韧的品格,所以秦先生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及时调整,灵活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业结构,一次次困难没有摧垮他的意志反倒锤炼了他迎难而上的品格。

秦先生身上也带着“实“。作为生产者,秦先生对待员工如家人,对待农场如家庭。每个原材料都要经过自己的精挑细选才能投入生产。作为销售者,秦先生踏实做事更踏实做人,坚决把控食品安全关口,认真倾听消费者诉求。在缺少SC商标的情况下,不将产品跨省销售,这是对消费者的负责,更是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尊重。

东风拂过,岁月可以抹平这个苏北青年的棱角,但偷不走他扎根土地,回馈家乡的信心。

农业农村的振兴,首先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些年国家相应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就像是注射了一针催化剂,促使无数“秦东成们”返乡创业,同时这也是对他们最坚实的制度保障。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人“。我时常在想,乡村振兴的路上,如果有更多的青年愿意像秦东成一样亦“坚”亦“实”,那么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将会诞生数不清的新时代新农村,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将因为大家共同的推动而更加坚定地向前迈去。更需要有勤劳务实,奋勇开拓的品质,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行稳致远。当然,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销售渠道的拓宽也是加速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秦东成在销售过程中也结合电商平台拓宽市场,同时他利用相关技术水平将蔬菜加工成酱料,丰富产品种类,延长了产业链。

我们也是时代浪潮中的一份子,无论我们出身城市还是乡村,扎根土地的奉献精神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美好品质。我在秦先生的身上看到的是一只离乡多年的孤鸿的影子,但是归家心切,他选择奉献,选择开拓,选择站在时代浪头前展示青年敢为人先和奋勇开拓的勇气,展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家国情怀。归返与前行,二者并不互相矛盾。我们在归程的路上,依旧能够看到广阔的通天大道,我们之所以选择回去,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云中的锦书,原来是是秦东成的笔记。

愿我们都是归鸿,将乡村荒芜的凄凉,化作一片满是葱绿的苍茫。升起希望的雾霭,将云中的锦书,送给温暖的家乡。

(通讯员:孙芫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70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三下乡之启元队探索寿光发展
响应乡村振兴建设号召,寿光把握了文化建设与乡村镇振兴相结合,着力于乡村振兴建设的同时,进行了文化建设,其中非常著名的有墨龙书院和寿光蔬菜博览会和仓圣公园。墨龙书院又叫“崇贤祠”。寿光墨龙书院有…
“德法教育” 我们在行动
2022年7月25日上午,“德法思文,同心燃梦”社会实践调研团小组成员在各自所在的社区继续进行“德法教育”文化建设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由队长2021级学生赵阳光领队,李明轩、王艺茹等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该次…
7.27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物电学院】村委组织领导乡村振兴基石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今天是“筑梦振乡”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最后一天,团队成员们来…
坚定信心,继续前行
今天是2022年的7月27日星期三,转眼间我们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的支教活动已经开展到了第24天,24天的时间,让大家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少了生疏,从一个刚入学的新生成长为了一名…
岭师学子三下乡:此程虽结束,希望与爱仍在延续
时光荏苒,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青里社会实践队的“三下乡”活动迎来了最后一天。7月16日上午,青里社会实践队积极地为下午举办的支教成果展览会做准备。队员们团结互助,高效地完成了展览现场的布置。展览…
循红色历史,续革命血脉|华中农业大学赴青岛社会实践队在青岛炮台山遗址与党史纪念馆进行实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山东青岛市社会实践队的四名成员以“寻革命情怀,续革命血脉”为主题,在山东青岛炮台山遗址与青岛党史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参观考察活动。实践小队首先来到青岛山参观青岛炮台山遗…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基层环境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陈村之行
2022年6月26日,我们一早来到了第三站——涓桥镇紫岩陈村。到达村委会后,在村主任的介绍下,我们对当地的一些基本情况得到了一定的了解,紫岩村全村面积8平方公里,有耕地1450亩,林地8000亩。早在宋代,这里就…
三下乡 || 薪火相传,旧址荣欣——河南省商丘市张菜园村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广场及街道景观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加强创建农村景观规划,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趋势。新时代下,我国乡村不断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追求也在日益提升。2022年6月底开始,菜团子…
洛理学子三下乡:非遗文化进校园,传承璀璨河洛文化
河洛打籽绣是洛阳非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传承文化,它的一针一线将非遗作品融入日常生活,作品的背后蕴含了古代劳动人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他们生生不息的劳动财富。为了让青年能够了解和走进洛阳的非物质文…
曲园学子三下乡:诠释青年担当,践行青春使命
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暑假开始以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衿致远”社会实践队成员坚守着推动家乡发展建设的初心,分别在普法宣传,疫情防控,基层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于山东沂南县、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