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航历史讲述——杨一栋,桃李天下醉育人,舰载七秩谱华章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作者:华雨茜 李瑞轩

南航历史讲述——杨一栋,桃李天下醉育人,舰载七秩谱华章

1952年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南航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建立起来,肩负着社会的众望。建校以来,在时代的浮浮沉沉之中,南航从专科院校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70年来,南航一步一脚印。站在2022年回顾过去的时光,南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那些助力南航发展的功勋人物。正值南航70周年校庆之际,自动化学院成立了“问天七秩,功在南航”实践团队,希望通过采访来了解他们的南航记忆,传承和发扬南航人不忘初心、航空报国的精神。。7月9日,团队有幸邀请到了杨一栋老师,在杨老师家中进行寻访工作,找寻杨一栋老师的南航记忆。

杨一栋,1936年生,浙江绍兴人。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与研究生教学评估专家。从事并主持“无人机飞控”、“潜艇水下控制”、“舰载飞机自动着舰导引”、“光传飞行控制系统”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省、部科技进步奖。《辞海》1989年、1999年两版的主要编写人,并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特等奖。

杨一栋老师出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他的家乡浙江绍兴也没能躲过日寇铁蹄的践踏。艰难悲惨的童年时光在他心里播种下了“不忘国耻,立志报国”的种子,为他日后学习、工作生涯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1956年,杨老师保送南航,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当追忆南航建校初期明故宫校区的模样时,杨老师说,彼时学校条件艰苦,只有6栋教学楼。老师还主动向团队介绍“一桥一亭一湖”的由来:“原来这个地方是个菜园,比较荒凉,印象里还有野兔、黄鼠狼到处跑。春秋亭是我们这届,也就是61届毕业生资助建造的。那一届毕业生包括秋季班和春季班,我是秋季班,后来春秋合并,为了纪念这个合并,我们给亭子取名春秋亭。”东华湖是原明故宫宫城护城河东南的一段,因为靠着东华门,所以称它“东华湖”。连接湖心的是1992年建成的仰晖桥,驻足,仰首,目光逐余晖而去,仰晖桥矗立于湖上已三十载。这“一桥一亭一湖”见证了南航从昔日的专科学校走到今天的“双一流”大学,也昭示着南航弦歌不辍的七十载育才生涯。

谈及工作经历,杨老师向团队介绍了当时学科建设的不易。即将步入大学四年级时,他作为预备教师被安排至北京进修。在老校长吴继周和范绪箕先生的“开创与建设南航还得立足于南航自己培养的学子”的务实思想指导下,他与同时代的南航学子孜孜不倦,努力践行吴继周校长“读书要读得舌胎发苦”的教导。他们迎难而上,夜以继日地汲取国内外的新知识,开设新课程,创建实验室。他们沐浴在南航的阳光下,将毕生奉献给了南航这块神圣的土地,成为载入校史、不可磨灭的一代。

现如今,南航已发展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南航现有的三个双一流学科中,控制科学与工程位列其中。杨一栋老师是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个学科的建设者之一,他向团队展示了三本藏书:《俄华专用技术字典》、《航空仪表与自动驾驶仪》及《SERVOMECHANISMS and REGULATING SYSTEM DESIGN》(《伺服机构和调节系统》),并分享了一篇名为《浅说南航双一流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的起始源头》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从这三本书开始说起,细说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历程。

南航的前身是1952年10月成立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仿照前苏联以产品设置专业的办学思想,全校共设置6个专科,分别是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飞机设计、电机电器与仪表、无线电、机械加工。1956年4月,南京航专升级为南京航空学院,共设4个系,分别是航空工程机械制造、发动机设计、飞机设计、航空特设。南航四系即“航空特设”成了南航控制学科的发源地,成立初始与控制相关的课程只有“自动调节原理”这一门,采用的还是苏联教材。此后四系副主任郑衍杲先生编著并主讲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1959年秋,南航从原四系中抽出教师,成立以郑衍杲先生为系主任的“自动控制系”。因此郑衍杲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南航控制学科的创始人。1993年,南航由航空学院升格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与“飞行控制研究所”构成了控制学科的核心力量。

分享完学科发展历程后,杨老师自豪地说道:“我们这个学科能成为双一流是很了不起的,这是一个飞跃式的成就。要讲清楚它的发展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我也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料。我写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是牢记我们这个学科的创始人。而我和一些伙伴只能说是这个学科的建设者。”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其下有五个二级学科。“导航与控制”是成果硕大、发展极好的二级学科之一,杨一栋老师也是这个学科出身的。他自谦道,“我这一生在南航只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培养学生。杨老师直言培养学生比什么都重要。他先后培养了90名硕博生,很多学生都已经成为基地司令、型号总师、院所领导,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防事业做出着重大贡献。杨一栋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培养人是天职,也是最终成就的落脚点。在南航工作一辈子的老师们最大成就与自豪的归结点,所谓桃李满天下。”他认为教师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培养出来的“桃李”成为社会中坚,将教师微小的力量放大,在社会事务中发光发亮、做出贡献,这就是作为教师莫大的成就。

第二件事是坚持25年研究舰载机着舰引导。杨一栋老师一直怀揣着一个航母梦,他倾尽一生研究舰载机着舰。在他69岁时接到一个任务,一年内完成《舰载机着舰引导与控制》的编写与出版,以用于对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任务艰巨,时间有限,这更加激起了杨老师的斗志。他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松懈,终于在古稀之年完成了这项任务。2007年,70岁的杨老师受邀去西安试飞院担任教员,进行飞行员舰载机着舰的培训,培训教材正是他所编写的《舰载机着舰引导与控制》。他的培训班里有空军试飞英雄,有中国舰载机首飞第一人戴明盟等。成功完成我国自行设计的五架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起降任务的5位英雄中,有4位是经他培训的战士。着舰是非常惊险的,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在刀尖上跳舞”,而杨一栋老师则被誉为“刀尖舞者”的守护人。

杨老师轻描淡写地将他一生成就概括为两件事,可这两件事背后却是他无私奉献、航空报国的高尚情操,体现了他学为人师、德为师范、甘为人梯的教师典范。

采访将尽,杨一栋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主编或参与编写的书籍,曾获得的部分奖项,关于他的报刊杂志等。杨老师的成就并非只言片语可以说尽的,他的精神更是无价的财富。出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他的骨子里刻上了“不忘国耻”的家国情怀。来到南航后,他直面学校的落后,为开创建设新学科付出巨大努力;进入工作岗位后,他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国防人才;他潜心于科研,学校中流传着一句话,“你要找杨老师,不要在家里找,要去实验室里找。”他常年无休,大年初二就回到实验室,苦心研究;他笔耕不辍,平均一年编写两本书。杨一栋老师分享了编写《辞海》时的故事。他早晨五点钟起床,编写一条作为草稿,然后去工作,下班回来之后修改草稿,这条就编写成功了。白天忙于工作,早晚编写《辞海》,没有休息时间。等到编写任务完成后,他体重减轻10公斤。回忆起那段岁月,他说:“虽然很累,但是我想人生需要吃点苦。”杨老师也始终秉持着航空报国的精神,在舰载机着舰引导的研究上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在国内率先出版了10余部舰载机相关的著作。

杨一栋老师始终希望南航有更好的发展,期望南航学子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虽然杨老师没有给南航70周年校庆留下正式的寄语,但一切尽在不言中。他用自己的经历与精神,让南航老师与学子深切地感受到了属于南航人的风骨。在未来,南航会在一代又一代“南航学子”的努力下,有更多灿烂的七十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71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院宣法团: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法制宣传

马院宣法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法制宣传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月3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各成员围绕今年通过实施的《民法典》开……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 切实关注民众利益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切实关注民众利益7月3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宣讲团组员在各自家乡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一份…… 符蝶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 为民普法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为民普法7月29日,距离洛师法律宣讲小组成立以及活动展开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在这一周时间里,各小组成员依据实际情况就近进行法律宣讲活动,用最朴实和简单的…… 徐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 让法律深入生活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深入生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使我国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张栩栩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7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实地了解乡村人民所面临的法律难题,积…… 魏思怡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让法律走进生活

让法律走进生活7月26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法团各成员在家乡进行《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通过与群众进行交流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拉进…… 邝诗懿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 落实普法宣传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 落实普法宣传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曲师学子三下乡:青岛一战博物馆
新一代的青年更要秉承革命先烈的意志,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传承红色文化,培育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值,并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为弘扬红色精神…
湖南大学“三下乡”: 聚焦农村住房安全 专业赋能乡村振兴
7月3日至6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白水洞村,结合自身专业和地方实际开展农村房屋安全状况调研及房屋安全宣传工作。队员们怀着“专业赋能乡村振兴”初…
红色精神闪闪发光,革命前辈永垂不朽
红色精神,源远流长。从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到之后的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更甚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红色精神都在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身上闪闪发光,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前扑后继,力挽狂澜。今天铸造…
木槿之夏夏令营第二期第三天任务圆满结束
7月20日上午,首先,按照惯例,六位助教老师带领同学们完成学校及家庭布置的作业,并为同学们讲解题目中的难点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助教带领小朋友们做了一套广播体操,以此来锻炼身体。为提高小朋友们对…
探访城市公园,守护绿色家园——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红领航生态绿”实践团线上
一穹蓝天一方净土,一湖碧水一城绿荫。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绿色生活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7月26日,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红领航生态绿——“河小青”“森小绿”助力黄河生态保护实践团线上队…
河海学子“三下乡”:启明支教结束征程
2022年7月20日至21日,启明支教调研实践团结束了线下支教的任务,进行为期一天的修整后,踏上了回家的道路。20日早晨,支教团成员来到学校办公室处理剩余事项,进行资料的整合。接着,负责人向校长借到交通工具…
木槿之夏夏令营第二期开始了!
7月18日,木槿助学团第二批成员来到东街社区开展木槿之夏夏令营第二期。本次夏令营由王慧婷担任带班班主任,陈佳卉为周课程主持人,其余四名组员为助教老师。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让小朋友们可以对助教老师进…
将技术“引进来”,让农特产“走出去”
中国青年网榆林7月19日电(通讯员李学梅)2022年7月中旬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三下乡”暑期实践团走入了陕西省府谷县,进行对府谷新府山易地搬迁贫困社区的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新府山易地移…
巧心结巧手,精工化新意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响应国家号召,…
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直播带货2
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百舸政流实践队在对访谈对象小孔的过程中,发现了农村直播带货在物流方面存在问题。随着“一带一路”沿线的交通设施逐渐完善,整条横贯欧亚的运输道路被彻底打通,中国农产品短时间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