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践行民族团结”西建大学生志愿队赴昌吉市回民小吃街及昌吉馕文旅小镇实践考察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月21日,为了考察民族风貌,了解异域民族文化, “践行民族团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志愿队先后走进昌吉市回民小吃街和昌吉馕文旅小镇进行实地考察。

志愿队首先来到了昌吉回民小吃街。昌吉回民小吃街位于昌吉市北城区,开办吉昌回民小吃街是昌吉市委、市政府为弘扬回民文化,展示地方特色,提升昌吉市清真饮食文化档次,推进服务业与旅游业的同步发展,拉动昌吉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回民小吃街的建筑风格是以传统伊斯兰建筑风格与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形式。在回民街出入口各建两个具有典型回民风情砖雕的大门,整体造型庄重恢宏、风格新颖,气势雄伟。建筑群以古色古香为基调,采用绿色的瓦顶、青色的砖雕,铁红的镂空门窗和青石地面的特征,向游人展示着回民小吃街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习俗文化。

在这里,实践团成团排队购买了当地特色食品——油糕。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排队购买油糕

独特的回民砖雕精雕细刻的牡丹代表着富贵迎宾;梅兰代表着高风亮节;荷花代表着一尘不染,为人清廉;菊竹代表着百姓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事业一年比一年高;葡萄代表着百姓的生活丰衣足食,年年丰收;石榴代表着各民族在祖国的大家庭中相互融合,共同繁荣。这些雕刻物都反映了回族人民对美好的生活向往和祝愿。

昌吉小吃街是昌吉市挖掘地方餐饮品牌市场潜力的一个例子。近年来,新疆昌吉市持续加快餐饮业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步伐。昌吉小吃街、花间集休闲街、长宁路美食街、乐活小镇等等都在当地形成了以餐饮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

随后队伍来到了昌吉馕文旅小镇,昌吉州馕产业文旅小镇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恒铭广场商业街区,与健康东路昌吉市美食一条街“海棠天街”相融合。设有产品展示区、加工体验区、直播带货区、品尝销售区、品牌培育区、文化宣传区等功能区域。小镇外观设计主体思路以汉唐建筑风格设计为主,主题色彩为丰收色,寓意着昌盛吉祥,目前已建成的可运营面积有4万多平方米。馕产业文旅小镇自开业以来人气火爆,已经成为昌吉市民美食休闲的新选择。在这里,队员们近距离观看馕生产、加工、制作的全过程,品尝新出炉的各种馕品,还自己动手去打馕,体验馕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一楼的昌吉州各县市园区馕产业及面食烘焙展销区,有来自全州100多家企业的馕系列产品、烘焙系列产品、面食产品、干果系列产品,以及奶茶、豆浆、果酱、酸奶等馕伴侣系列产品。因为包装精致、便于携带、口味多样,昌吉的馕深受内地消费者的喜爱。

图为昌吉馕文旅小镇入口

改变过去以“馕坑”为单元分散生产售卖的历史,如今昌吉州的馕产业已经走上了标准化的生产新模式,产企业开始在馕的生产加工上做文章。同时对馕进行了全新的包装和定位,使馕从传统认知里的主食变身为休闲食品,为馕产业发展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走进馕产业展销馆,这里集中展示了昌吉州百余家企业的馕、烘焙食品、面粉、食用油、干果等名优特产品。志愿队的成员们了解到,昌吉州是“中国优质小麦、大麦之乡”,是新疆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拥有多家面粉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且年产面粉占乌昌地区的60%以上,日均产馕100万个。馕产业长期、有效地带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图为昌吉馕文化展馆

新疆提出大力发展馕产业,昌吉州谋篇布局开启顶层设计,成立了馕产业专班,出台了相关方案。这是昌吉州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新疆种类丰富的馕产品资源和昌吉州优质原料、产业基础、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推动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图为实践团队合影

结束了一天的实地考察后,实践团队成员共同讨论了实践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和想法。并对实践做了详细的总结报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71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以致用!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添新翼

在非遗保护意识不断高涨,传统文化亟待传承与创新的当下,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开展了一场旨在推动桂平杖头木偶戏活态传承的实地调研活动……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致力于为其传承创新贡献力量。桂平杖头木偶……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为其传承发……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最新发布

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风采展|走辉煌之路,学党史之魂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为迎接20大的召开,提高实践团成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法治未来”正能青年实践团于7月5日前往钢城区汶源街道、颜庄街道进行红色调研。在汶源街道西冶社区居住着深藏…
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参观走访基层社区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精神,厚植爱党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西冶社区、钢城区党史文化长廊、金鼎社区党群服务中…
【文传院】问岭实践队|文笔秀风华
文笔塔,亦称文光塔。位于广东省高州市城东镇头岭,于清代嘉庆二十一年县举人招元傅以振兴郡城文风为由倡建,由于外形似笔杆,塔刹似笔锋,故俗称文笔塔。文笔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30.61米,每层设四…
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走访社区做普法,学习党史争先进
领悟红色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发挥专业优势,做好普法宣传。7月5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先后走访西冶社区、钢城区党史文化长廊、金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以及普…
遵守交规记心中,文明生活在我行
今天早上由于谷琦老师临时有事情,我给她换了一节课,上课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最后一节给五一班上课了啊,心中不免有一些感概,突然就觉得分别就在眼前,虽然我不是班级的班主任,支教的时间虽说是十…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赓续延安精神
西外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赓续延安精神“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盛夏七月,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
吹响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冲锋号”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农村地区,网民人数不断增加,线上购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的广大乡村区域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消费市场。然而,由于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特殊性质,相比于城市终端物流而言…
十年启程 百年阿里 就现在 杭向未来
数字化是全球经济告别停滞的唯一之路,就在这种全球数字化的改革浪潮下,杭州以数字驱动发展变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理念为发展之路,步伐坚定,一往无前并取得不小的成就。2022年夏天,我们来到这座不断…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广东海洋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团前往广州起义纪念馆开展“三
为追寻红色足迹和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加深红色文化的宣扬和人们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理解和传承,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的认同感、信任感,近日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红色…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弘葫芦文化,通振兴快车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早至七至八千年前的中国就有了葫芦。为了深入了解葫芦文化,体验非遗魅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渭南市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2年7月19日来到合阳县葫芦种植专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