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以万计的⼤学⽣选择在暑期去农村地区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对当地发展的贡献和⼤学⽣⾃⾝的收获到底有多少值得我们深思。在2022年这个暑假⾥,我作为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的一员,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进⾏实践活动,这样的亲身经历使我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从“三下乡”的概念来看,⼤学⽣利⽤暑期深⼊农村开展科技、⽂化、卫⽣服务。⽽我们⼤学⽣作为这条道路上的⾻⼲,理应为“三下乡”实践活动注⼊新鲜的⾎液,贡献更⼤的⼒量。回想我们的这次实践历程,我觉得这次活动还是⽐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如下⽅⾯:
第⼀,及早落实,认真准备。为了组织好以“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布置,精⼼实施,我院招募并成立了一支16人的青年团队,是三十个校级重点团队之一。两位负责⽼师认真制定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制定了详细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具体的时间安排。7月14日,学院举办了团队成员见面会和出征仪式,标志着实践活动的正式起航。
第⼆,内容丰富,注重实效。实践团队围绕“乡村振兴”的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内容: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人物访谈等内容,充分调动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拉近了每个成员间的距离。
第三,成效显著。虽然队伍的实践时间仅有五天,但通过这五天的实践,我们的社会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实践团向搬迁群众发放问卷近100份,并在新府山4号小区、服装厂、农业产业园、党群中心、农投公司等地点,采访了韩书记、朱老师、白书记、王经理等九位重点人物。
第四,团队队员吃苦耐劳。此次参加的队员都吃苦耐劳,互相帮助,思想素质较⾼,这是本次活动顺利进⾏的本质本质所在。这五天,我们一起去新府山四号小区发放问卷,和小区居民热情沟通,一起去取景拍摄,一起参观蔬菜大棚,一起采访重要人物。大家性格好,温柔善良,很好相处。每个人都踏实认真,有责任有担当,各司其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短短的五天,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团队。
此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让我深刻感悟到了民风民情。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中的情感的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出象⽛之塔,融⼊坚实的⼟地,贴近农民的⼼,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祖国的沃⼟。
此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也有利于增长我们的才⼲。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社会实践相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少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需要的地⽅磨练意志,把学到的知识⽤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的⼈才。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民群众的⼴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数活⽣⽣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深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观,价值观得到进⼀步的强化,提⾼了认识能⼒,适应能⼒和创新能⼒。
此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活动,更是将政治课本中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词语一一展现在我眼前,让我看到了国家一步步的成长与跨越,看到了广大党员同志对群众的深厚关切,看到了乡村振兴带给农村的新面貌、新生活,我为我的国家骄傲自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76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