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霞 胡静 唐馨逸) “我们通过拼音来学习汉字,学好拼音,才能用流利的普通话读好每一个汉字。吉首大学普通话诵百年党史·通用语传红色基因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余琮悦正站在讲台上面对孩子们,讲述着学好拼音的重要性。7月2日是实践团来到河溪镇中心小学的第二天,志愿者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拼音小能手”推普课程。
在推普课堂上,志愿者们发现,受地区偏远的影响,小朋友们的普通话存在发音不标准的问题。于是,志愿者们从最基础的韵母、声母等拼音教起,进而讲解四种声调的变化。他们巧妙地将推广普通话融入到教学中,寓教于乐,引导同学们学好、讲好、用好普通话,深入普通话的世界,为乡村小学红色文化、经典诗文、语言文化素养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注入活力。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学生们用清脆洪亮的声音齐声朗诵出这一首生机勃勃的小诗——《苔》。苔花虽小,却顽强绽放。孩子们虽然出生在大山,但依旧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走出大山,实现梦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3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