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 静 李 霞)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7月1日起,吉首大学普通话诵百年党史·通用语传红色基因志愿服务队联合“正·悦”童乐扶助基金,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来到湘西州吉首市河溪镇,在这里开启了他们的推普之旅。
“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志愿者们走进河溪镇的家家户户,采用面对面采访、发放调研问卷的方式,围绕“如何说好普通话”、“怎样才能说好普通话”等问题向周边居民询问意见。
“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当志愿者在问及一位小朋友想学普通话的原因时,小朋友沉默了一会后小声说到:“我每次暑假去爸爸妈妈那里的时候,那里的小朋友都说普通话,所以我也想学好。”
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在菜市场遇到了一位正在用方言与小贩商价的老大爷,“爷爷,您想不想学普通话呀?”听了志愿者的问题后,老大爷摆了摆手:“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也没说过几句普通话,年纪这么大了,没有必要学。”大爷无所谓的语气给志愿者“迎面泼了一盆冷水”。
当日调研活动结束后,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完善了普通话推广方案,针对不同年龄群众的特征和需求,展开不同的推普活动。同时,他们也进行了反思,目前城乡普通话普及水平有较大的差异,而服务队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正是想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承担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建设中的责任,真真切切地为推普活动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大学生的力量。
“我想用新媒体技术帮助他们学普通话。”
“一二三,快安静!”“同学们,上课前让我们先在电子黑板上看一段视频,好吗?”在“拼音小能手”课上,志愿者神秘兮兮地想给孩子们展示什么。点击播放,电子黑板上出现了老师之前给学生上课的视频。“老师,我们怎么都在黑板里面了!”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道。
“我们的现场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如果把教学重点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在网络上,拿着手机大家都能学!”团队志愿者抱着这样的想法,决定依托网络与新媒体技术,打造“互联网+”的线上学习模式,延伸课堂触角,制作推普相关视频、微课等给在方言环境下长大的小朋友提供普通话学习资源。
在传统推普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志愿者们整合书写、配音、演绎等多种形式向沉浸式教学模式转化,制作精美优质的视频,发布在各大媒体平台,以供当地居民与学生日常交流参考。
“老师,我也想讲好普通话!”
来到河溪镇中心小学的第二天,志愿者余琮悦给孩子们带来的“拼音小能手”推普课程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下课后,一位小朋友仍然拉着志愿者老师的手不放,稚嫩的脸庞紧贴着老师的手臂,追着老师问:“老师老师,你的普通话怎么那么好,我也想讲好普通话。”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求知若渴地看着老师。
在推普课堂上,志愿者们发现,受地区偏远的影响,小朋友们的普通话存在一些发音不标准的问题。于是,志愿者们从最基础的韵母、声母等拼音教起,进而讲解四种声调的变化。他们寓教于乐,巧妙地将推广普通话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同学们学好、讲好、用好普通话,深入普通话的世界,为乡村小学红色文化、经典诗文、语言文化素养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注入活力。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学生们用清脆洪亮的声音齐声朗诵出这一首生机勃勃的小诗——《苔》。苔花虽小,却顽强绽放。孩子们虽然出生在大山,但依旧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走出大山,实现梦想。
志愿者们的脚步才刚开始,他们需要想得更细、做得更多,未来也会持续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向大众推广普通话,让青春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绽放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3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