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无惧时代风浪,点燃孤峰烛火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 作者:平沙落雁

“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7月17日,“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拜访了荣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王直老人。踏入王直助教中心,跟随团委书记的步伐,队员见到了王直老人。清风吹拂王直老人的满头银发,每一根飘动的发丝,都在诉说着王直老人的初心与艰辛。“救一个孩子,就等于就一个家庭”。一句话,一辈子。王直老人用他的一生践行着他心中的大爱,用双手托起一个个留守儿童的梦想。

王直老人颤颤巍巍地从书橱中翻寻着一沓账本,微微泛黄的纸页,一笔一划书写下募捐者的名单,“常熟 新华学院大四 4000元”“北京 安徽农业大学 4000元”“合肥 合肥学院大二 4000元”……每一笔账单,架起爱的桥梁。王直老人奔跑在受助者与资助者之间,奔跑在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现实与梦想之间。根据团委书记的介绍,王直老人经常在山里考察,目睹孩子们孤独无助的情景,于是便萌生了兴建助教中心的想法,想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能够顺利的毕业。坚守初心二十载,一批批优秀的学子走出大山。在谈到受助者名字时,王直老人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个孩子,今年考大学”“这个孩子已经工作了,去年春节还来探望我了”……

王直老人赠送给我们一本影集,上面不仅仅记录下了在他的帮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记录下了王直老人坎坷又不凡的一生。王直老人原是文化站站长,一枚章子,一块牌子,几间简陋的站舍,便是王直老人的全部。创办城乡站文化报,跋涉于孤峰村和12公里外的县城,几块红薯,几个大馍,几口山泉水,将自己编写的报纸邮寄各地,只为把于艰难时奋起,于困境中磨砺的精神传遍给全国的基层文化者。苦难的生活似无底的深渊,但王直老人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一片净土,最终创造出了前程万里的景色。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募集帮扶资金,他坚持跋山涉水、深入各户进行实地调查,将资料信息发给经济发达地区的友人,同时穿梭于各大爱心企业呼吁呐喊,为每一位孩子争取一对一帮扶。王直老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一直坚守在人民的身旁,心系穷苦百姓,情牵贫困学子。

身着素衣,心有锦缎。王直老人一直居住在王直助教中心,屋内摆放着几张供来访者坐的椅子,一张书橱存放着王直老人珍藏的各项资料。“合肥工业大学,我印象很深啊,前几年一直都来,现在没有留守儿童了,孩子们都去城里面读书了。很感谢你们啊,一直都有人来助教中心。”王直老人始终不忘每一位给予助教中心帮助的人和单位机构,那一颗滚烫的跳动着的感恩的心,将爱洒满世间,成为了照亮别人的光。

从王直老人的讲话中,我们得知:十几年来,王直助教中心留守儿童的人数越来越少。现如今,助教中心已经没有了昔日儿童的欢笑和朗朗书声。“我年纪大了,帮助不了更多了。”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王直老人讲到这里叹了一口气。王直老人将自己的半生都贡献在教育扶贫上,即使现在处于耄耋之年,老人依旧牵挂着贫困学子。

王直老人始终在向实践队员强调,青年一代要将自己的青春才智洒向祖国大地,关注到基层百姓的生活现状。王直老人向我们展示了他奔波在乡土大地上的的点滴记录和思考。其中记录最多的就是王直老人对于乡村教育发展的思索:改革浪潮的推动,大批村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身处偏僻的农村,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资源。也正是这一点一滴的记录,成为王直老人不断奔忙筹集捐款的动力源泉。

临走前,王直老人坚持要将他的青铜塑像赠送给合肥工业大学,“无以馈赠,以示谢意”。王直老人的灿烂笑容里,映射出的是一位老人对生活和生命最大敬意和谢意。

文/李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5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报道万千实践,体悟社会百味

为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小队进行更广阔的宣传,让实践小队的活动影响更为深远。信息工程学院简报小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编辑与排版社会实践小队的新闻稿…… 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5日,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出发的很早,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十分明确,那就是本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妙妙手……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信息工程学院7月14日,这已经是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的第五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调研位于夏庄村鹿邑县的另一个产业扶贫就业点—鹿……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3日,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夏庄的第四天了。随着实践队每天的外……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支农到每户,发展产业齐脱贫

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2日,按照我校驻夏庄村书记司书记的指示,今天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鹿邑县秀梅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此次走访目的是调查当……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五星红旗在心中,科技支农跟党走

五星红旗心中有,科技支农跟党走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科技支农的第二天。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崭新的一天,就此拉……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拓宽蓝莓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研团
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蓝莓产业深加工带来的巨大附加值,一颗颗小小的蓝莓在加工后逐步成为蓝莓酒、蓝莓饼等多种食品,形成多条产业链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振兴。陈疃镇积极探索多种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曲园学子三下乡:梅花齐放闹梨园,古梦人文驻校园
为了充实孩子们的暑假,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文化素养的培育,2022年7月3日起,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笃行‘童’心路,奋楫筑未来”教育关爱团的成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优势,制定特色教育课程,依托社会…
高举防诈大旗,坚实防诈之基
高举防诈大旗,坚实防诈之基身处社会的洪流之中,各种诈骗无处不在隐藏在我们身边。不法分子常常采用各种模糊的话术、高端的设备和巧妙的手段欺瞒诈骗公众。其中,被诈骗人群中,老年人群体被诈骗人数成为最…
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队 三下乡活动
“科技支农”助农2022年6月4日杨力等同学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棉花工程教研室吴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队的国情调查活动,此次活动主要调查对象是当地农村的种植农作物的情况。7月4日,由吴老师…
深入蓝莓基地,了解蓝莓发展——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研团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陈疃镇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地独特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乡村振兴青研团实践队到陈疃镇进行深入调研工作。2022年6月30日,青研团开展了一次线下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前往陈疃镇开展活动,实地参观当…
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队 --“科技支农”助农
“科技支农”助农2022年6月4日杨力等同学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棉花工程教研室吴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队的国情调查活动,此次活动主要调查对象是当地农村的种植农作物的情况。7月4日,由吴老师…
西科大学子到亳州市的市政公园进行实践考察
今天,我同实践小组来到亳州市的市政公园进行实践考察。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社会文明的重大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亳州市政公园(人们亲切的成为南湖公园),位于…
7月27日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支教进行时
7月27日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支教进行时7月27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陇援西”实践团队圆满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任务。上午,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在甘肃省卓尼县扎古鲁镇九年…
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开展身心成长课程
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开展身心成长课程7月28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在甘肃省卓尼县扎古录镇九年制学校开展身心成长课程。此次课程由团队成员甄珍老师主讲,…
曲园学子三下乡:梅花闹梨园,传承进校园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已经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文化载体层出不穷,黄梅戏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群体,青年学生应当尽己所能,担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