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府谷社区感受乡村振兴新成果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作者:刘斌瑶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队于7月15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前期招募队员以及召开动员大会,队员们启程达到榆林市府谷县新府山社区,结束对新府山社区居民问卷调查之后,队员们进入当地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深入感受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亲身体验种植流程。通过对蔬菜种植基地的深入探寻,实践队成员对当地乡村振兴以及府谷县发展现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蕴含财富的金山银山。在脱贫攻坚圆满结束进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如何实现将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是我们面对的重要问题。实践队员们结束对移民搬迁社区的走访之后,进入新府山易地移民搬迁农业产业园,跟当地种植户进行了深入交流。实践队员们排成一列站在种植园的田埂上,拿着纸笔认真的记录着,举着照相机的队员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讲解细节。

在种植园朱师傅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香瓜大棚、西兰花菜花大棚、樱桃树大棚、西红柿大棚等,他亲切热情地为我们讲解了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在农业大棚中生长与传统土地中种植的不同。朱师傅还为同学们演示了种子育苗的过程,队员们蹲下来亲手感受育苗流程,实际操作,在掌握了育种技巧后,在朱师傅的指导下进行了育种体验。现代化种植基地有明亮的大棚,整齐的小路,不再像以往的露天大棚,由于受到天气影响,蔬菜产量出现下降的问题。朱师傅的亲切讲解更让队员们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朱师傅耐心的讲解让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面对日日上餐桌的蔬菜瓜果,朱师傅的讲解让队员们更加清楚农作物的生长,队员们都受益匪浅。通过朱师傅认真通俗易懂的讲解,队员们感受到了朱师傅对新生活的热爱,对土地的浓厚感情,队员们内心涌出敬佩之情。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农业基地的员工原本都是自己进行耕种的农民,以前无论风吹日晒,每天都要下地干活,生活辛苦。府山开始易地搬迁改造后,他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从农村搬到了小区生活,生活条件有了很明显的改善。而经过社区的介绍,他们来到了农业产业园工作,不仅劳动强度有所下降,每月的工资也很有保障,现在一年可以挣几万元,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通过新型农产品基地种植,农民们得到实在的优惠,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全国各地的商家都通过各种渠道对这里的农产品进行收购,小小农产品远销全国。新府山的农业种植基地运用现代技术,科学育种,减轻种植人员工作压力,同时保障产量,维持一定水平的稳定收入,队员们仔细的看着长势喜人的瓜果苗,内心无比喜悦。

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带去工作机会,提供收入来源,同时也为当地蔬菜远销全国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2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异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以及农业现代化工作对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十分重要。当地政府和居民一起发力,在小小社区周围建设起一套完整的生活体系,依托国家政策和当地现代化种植方式,用科学育种方法提高人民收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农业发展在未来必定为当地发展带来更多的成果,同时惠及更多人民。队员们在农业种植基地结束行程,感受到了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先进和工作人员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通讯员:刘斌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7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河南学子三下乡——访渡淮旧址,习抗战精神
“主帅踏浪南指,大军飞过天险,中原逐鹿在握,敌人望淮兴叹”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为打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打乱蒋介石军事部署,革命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渡淮之路亦是抗战之…
智惠天水实践团采访大年陈镇林业站站长冯德涛
7月6日,山东理工大学智惠天水实践团在大年陈镇人民政府对镇林业站站长冯德涛进行专题采访。首先,冯德涛简要介绍了大年陈镇林果业发展概况。他讲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上世纪末,大年陈镇林果种植产地已…
晖映齐都支教队支教纪实第四天
2022年7月28日,今日的淄博太阳不再火热,天气适宜,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辉映齐都”支教队迎来了支教的第四日。早上七点钟左右,西院区的值班老师已经就位。十分钟后,第一个学生于恩彤从晨光中走来,签到登…
西外三下乡:社区居民谈变化,美好生活共创建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队于7月15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对社区党委以及周围居民的走访询问,实践队成员对当地乡村振兴以及府谷县发展现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调研队员们首先观察新府山小…
书艺课堂添真趣,翰墨飘香映童心
书艺课堂添真趣,翰墨飘香映童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俗话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汉字的书写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7月13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弘扬传统文化,探秘中国民俗
弘扬传统文化,探秘中国民俗7月12日,为引领学生了解传统民俗,感受和传承民俗文化,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青禾小分队开展了《探民俗、感文化——探秘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
击鼓传情赛党史,绘写初心共成长
击鼓传情赛党史,绘写初心共成长“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一阵阵优美的红歌歌声从后大街社区传出。为了深入普及红色知识,传递红色精神,7月11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青禾小分队通过击鼓传花的形式,…
西外三下乡:“枫火”志愿队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队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
助力沿黄生态提质 ——“续源”团队在行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植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由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续源队,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贫困面广、量大、…
滴水润青禾:文化启童心
滴水润青禾:文化启童心7月11日至7月15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青禾小分队在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继续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秉持“七力融合五育并举”的理念,青禾小分队开展了第三个主题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