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民族团结”实践活动》
为全面贯彻团中央和团省委于2022年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积极践行总书记提出的 “四个新一代”的具体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促进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民族团结小分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七月六日,同学们一行人来到了汤阴县,并对汤阴县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景点进行参观。
汤阴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居住,经考古发掘在白营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木构架水井,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井,是人类群居极其重要的标志。
根据同学们的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汤阴县总人口50.1608万人,常住人口43.28万人,出生率为10.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4‰。2011年年底,除汉族外,汤阴县有少数民族20个。包括:回、满、白、布依、羌、彝、侗、藏、土家、瑶、苗、壮、傣、蒙古、京、水、黎族等。另外还有两种未识别的民族。
汤阴的少数民族共177人,占汤阴县总人口的0.05%。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为最多,人口56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10个乡镇71行政村。
2011年年底,汤阴县有教徒9469人,其中基督教4368人,佛教4532人,伊斯兰教315人,天主教254人,比上年有所增加。
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的同学和老师们在讲解员和被调查者的详细讲述下,对汤阴县的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第一天实践队同学们对老河沟和马家窑的村民进行了调查,
参观了汤阴县伏道镇北里于村基督教堂,以及鲜卑族立村的贺驼,骷髅台,平安狮。
经过一天的走访,我们对汤阴县的鲜卑族发展史及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当地的居民表示,他们与当地的各民族之间关系友好,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度高,团结互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公民,应义无反顾的团结起来,民族团结起来、社会才能繁荣发展。
通过此次实践,同学们通过听村民们讲述鲜卑族有趣的民俗故事,并亲身体验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鲜卑族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组织本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体察民情,使同学们通过对民族地区的服务与考察,参与民族地区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全面了解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亲身体验民族团结的社会现状,不断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相结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9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