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提高其综合素质与能力,推动传统文化学习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结合,7月15日至26日,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带砺山河”实践队走进新新家园社区,为孩子们开设传统文化教育、审美教育、基础课程教育等种类多样的爱心课程。
以我笔画我心
绘画课上,孩子们兴奋地打开画纸,竖起耳朵聆听实践队员们讲述的绘画技巧。他们小心翼翼地描绘着心中的画面,用和成年人截然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笔下那歪歪扭扭的线条是他们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构想。孩子们纷纷举手邀请志愿者拿起笔一同完成画作,小手牵大手,共同描绘出心中所盼的画卷。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跃然纸上的同时,一颗颗艺术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在完成各自的画作之后,孩子们纷纷举手上台展示各自的作品,说明灵感的来源与创作的思路。每一个轮廓,他们都精心勾勒点缀过;每一次下笔,他们都深思熟虑过。一笔一画毫无保留地展现出孩子们的所思所想。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可以激起学生千百次的希望。”队员们深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要激发孩子对绘画的热情,都要细心且耐心地评价孩子的作品,对于孩子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与奖励。良好的课堂并不是“填鸭式”教学与“打压式”教育,而应该为孩子们创造机会,在适时的赞美之中帮助他们找寻信心。
并非只有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才值得赞美,每一个为结果而努力的孩子,都应该获得老师的一朵“小红花”。
教育是美的浸润
“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 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而儿童美育不是“教”而是“浸润”。在绘画课上,实践队员们不仅是教会孩子们如何观察物体的光影、如何进行明暗的搭配、如何模仿他人绘画,更是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来感悟世间万物之美,感受艺术的魅力,获得精神上的陶冶。
绘画课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顺利结束,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绘画作品,高兴地拍照合影。透过一幅幅画卷,实践队员们感叹于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更多地洞察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拉近彼此的距离。小朋友们也逐渐消除了陌生感与距离感,他们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许多知心的朋友。
杨文博在课后的采访中说道:“这节课以画纸为媒介,孩子们通过画笔发现了平常事物背后的‘灵气’,从而体悟艺术之美,这是我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 毕加索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在教导孩子们的同时,他们也时刻提醒着实践队员们,永远要对画画抱有最原始的热爱,享受最本真的乐趣。
“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间你来我往、思维碰撞、共同进步的一场“双向奔赴”。看到孩子们由腼腆逐渐变得活泼,相互间炫耀自己完工的绘画小作品,队员们这些天所有的辛劳都瞬间烟消云散。
在接受了校园的教育之后,实践队员们们走出校门、进入社区、深入家庭。不仅围绕学习和教育与孩子和家长们进行沟通,更体察到了不同的民风民俗与社会现状。在这个过程中,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孩子们学识上的进步,更是队员们自身的提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接受了校园的教育之后,队员们走出校门、进入社区、深入家庭。成员们不仅围绕学习和教育与孩子和家长们进行沟通,更体察到不同的民风民俗与社会现状。队员们表示:“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孩子们学识上的进步,更是我们自身的提高。”据悉,下一步团队计划将公益课堂打造得更饱满、更敞亮,更加有温度地为社区办实事、解民忧。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带砺山河”实践队永远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9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