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三下乡”的热情就像七月的烈阳一般炽热。随着七月的到来,我们开启了这段在大学生涯中难忘的旅程。
在这次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我很荣幸被选为“机巧善工-农耕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团队的技术组组长,带领着小组其他四位小伙伴一起为这次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其他的小组成员不同的是,我们技术组没有下乡到实地去考察,而是结合自己机械专业的特点,灵活的运用“solid works”制图软件还原农具模型。
我们技术组的主要任务就是接收下乡组的成员传来的农具数据,然后把农具绘制出来。在这个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图纸的理解,结构连接处奥秘的探索,零件组成装配体时的尝试与修改……这些都让我们的进度变得缓慢,但好在小组的伙伴们都很有耐心,我们虚心请教,相互讨论,帮忙指正,积极修改。就这样,我们的成果在逐渐完善。
在这个讨论与改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农耕器具有着令人赞叹的智慧。为了将谷物平均摊开,方便太阳光的照射,农民们发明了六尺谷耙,而只要将六尺换成一个连接在一起的平板,就变成了将摊开的谷物收拢起来的谷耙。一个小小的改动,就展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用途,这就是他们的智慧。有仅仅用三根木头组成的木马,它可以把木头架起来,锯木头,简单且有用,这也是他们的智慧。还有较为复杂一些的曲辕犁,它的每一个零件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的用途是与耕牛配合,耕田翻土,大大节省了人力。看似简单却又微妙的零件,结合复杂的装配,处处体现着当时人们的智慧。
农耕文化包括种子知识、农耕器具生产及运用、农业生产节气、农产品的储藏知识等,而农耕器具的生产和运用包涵了人们的智慧,也代表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农耕器具是农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和实用的工具,其具有历史传承性、乡土民间性、地域的多样性、民族的多元性,不仅被赋予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让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次三下乡给了我一个很好的了解传统农耕器具的机会,翻谷物的六尺谷耙,收谷物的谷耙,架木头的木马,耕田的曲辕犁等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保护这些农耕器具,把这些农耕器具传承下去,是我们“机巧善工”实践团队的初衷。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农耕器具终将会被淘汰,但这些传统农耕器具在它们的时代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它们应当被知道,它们应当被记住,它们应当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属于它们的历史!所以我们团队这次的任务是非常有重要的。在我们小组建成的模型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见识到了中国农耕器具的巧妙,领略到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农具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农耕文化智慧的体现,是农耕文化存在过的证据。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就要从保护与传承传统农耕器具开始。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了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这将是我人生路上不可磨灭的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92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