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自诞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梅戏悠远流长的历史,把握其文化脉络,2022年6月30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黄梅荟萃,戏传百年”黄梅戏调研团队前往安庆市博物馆与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学习调研,并采访了馆内部分参观者及工作人员。
经霜沐雪,梅韵传承
博物馆三楼黄梅戏展区是今日团队实践调研的主要区域,还没走进展区就听见了黄梅名曲《山野的风》“黄梅好听乡音甜呐,天上人间……”。进入展区后可见两侧墙壁上的彰显安庆风土民情的壁画。据讲解员介绍这些都是黄梅戏的母体艺术元素。
跟随讲解员缓步前行,一部黄梅戏发展史史卷缓缓地展开。在新中国解放前,黄梅戏的处境并不太好,民间小戏出身的黄梅戏尽管受到了底层人民的喜爱,但在乡绅阶层眼中,黄梅戏却是“不堪入耳但淫词艳曲”。黄梅戏艺人曾因此遭到逮捕与迫害,展柜中那一纸禁演令就是这段黑暗时光的佐证。
天不会一直黑下去,新中国成立后,举国上下一新,黄梅戏也迎来了新生。以严凤英、王少舫为代表的黄梅戏新一代领军人物登上历史的舞台,黄梅戏逐渐活过来、强起来,拍摄了如《天仙配》《女驸马》等一系列黄梅戏电影,在“南花北移”的政策的指导下,黄梅戏更是走向了全国观众,黄梅戏在国内风靡起来;不仅如此,黄梅戏甚至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在1986年的时候,国内优秀黄梅戏剧团赴英演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场观看了由莎士比亚经典戏剧改编的黄梅戏《无事生非》,并与剧团演员们合影留念。截至今天,黄梅戏领域荣获“梅花奖”的领军人才已罗列满墙,黄梅剧团多次走进海外剧场,赢得了海外观众的欢呼喝彩,曾经的地方小戏仍然唱着人民之声,但不再仅仅局限于小舞台,经霜沐雪之后,梅韵终得传承。
琴鼓之间,匠心宗承
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字号的黄梅戏博物馆,馆内珍藏的大量黄梅戏相关文物在展示台中静静的诉说着黄梅戏走过的百年道路,共同构成了黄梅戏发展史的一页页史卷。在实践调研的过程中,讲解员向队员们重点介绍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放置在展区入口、引人注目的戏神阁在灯光映照下散发出古朴的光泽。这是一件铜质的神龛,旧时它被放于班主家中,演出时放于后台,艺人上下场都要对它进行礼敬以祈求演出顺利。在戏神阁正上方铸着三只嘻嘻追逐的松鼠,我国民间常赋予松鼠这一意向“多子多福”的寓意,戏神阁上雕松鼠寄予了黄梅戏艺人对黄梅戏能够传承人众多、黄梅戏发扬光大、百代不绝的美好期盼。
展厅一角陈列着黄梅戏表演所需的乐器。早期的黄梅戏是没有管弦乐器的伴奏的,只有大锣、小锣等打击乐器伴奏。三个人演奏加帮腔,七个人出场演唱,俗称“三打七唱”。在演一些悲情桥段的时候,因为打击乐器不能很好地烘托氛围,所以加入了管弦乐器,在后期还加入了西洋乐器,如大贝斯,展现出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发生的奇妙化学反应。
共克时艰,盛世黄梅
参观学习完黄梅戏史后,队员们对博物馆工作人员徐主任进行了专访。徐主任骄傲地向记者介绍到“我们安徽黄梅戏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字号的黄梅戏博物馆。”历经几次迁馆扩建,如今仅黄梅戏展区占地就达三千平米,可容纳客流量大大增加。说到这里,徐主任的表情有些无奈,“受到疫情影响,为了抓好防疫工作,馆内目前只能实行预定参观和限流措施。”尽管受疫情影响,黄梅戏博物馆客流量大大减少,但博物馆却没有被疫情所束缚,积极地寻找着在疫情下推广黄梅戏的合理道路。在安庆市内,徐主任主持建造了黄梅戏台,这个特别的戏台主要供黄梅戏爱好者群体,如优秀票友上台表演,台上的爱好者“过了戏瘾”,台下的路人受到感染,主动走进魅力十足的黄梅戏。对安庆市外的地区,博物馆转换宣传思路,游客无法走进安庆、走进黄梅戏博物馆,那就让展品走出馆,走向更广阔的展示台,“目前我们已经完成的和正在策划的巡展数量已经非常多了,未来我们还将在黄梅戏进校园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徐主任激动地举起了手,眼中有光,他相信,疫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但无法限制优秀艺术的发展,从业者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等到疫情过去,人们再一次走进博物馆,黄梅戏仍然是那个“盛世黄梅”的黄梅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93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