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欣然 魏珍妮)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浠水支教队(以下简称“浠水队”)在丁司垱镇团委的带领下,参观游览红色村庄蒋家山村。
下午,浠水队抵达丁司垱镇蒋家村山村村部,同丁司垱镇团委开展座谈会。丁司垱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朱恩慧指出此次支教活动解决了当地暑假期间孩子无人看管的难题,对支教活动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她回忆自己大学期间在湖南的支教经历,并希望各位支教队员们也能够在此次活动中收获珍贵回忆。
随后,队长范博雯就当地留守儿童的问题与朱恩慧进行了交流,探讨了人口外流给丁司垱镇带来的影响,导致了“5+2”中的“2”背后家庭教育的缺失,难以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资源的紧缺和质量的参差不齐也是问题的重要原因。队员黄欣然针对特殊教育的问题,提出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中容易受到校园霸凌,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朱恩慧就此问题进行了解答,她提到丁司垱镇目前已开设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设备完善,但全社会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了解甚少,目前已经学校已经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平等的教育。
接下来,丁司垱镇蒋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胡巍为队员们介绍了浠水县当地的红色故事。浠水县作为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革命的热土,目前正致力于建设红色美丽乡村。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家张体学同志曾率部在丁司垱镇蒋家山、程家山一带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为后人传说。队员们聚精会神地聆听革命先烈的壮烈故事,深深感受到了蒋家山村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
随着时代发展,蒋家山村也旧貌换新颜。在朱恩慧的带领下,浠水队队员接着前往参观蒋家山村产业基地。据朱恩慧介绍,在产业基地工作的绝大部分为“留守母亲”,赋闲在家的“留守母亲”通过产业基地一个月至少可以收入两三千元,有助于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同时,产业基地也为“留守母亲”的孩子专门设置了“四点半学校”,让他们在放学后也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使本地的“留守母亲”既能补贴家用,又能安心工作,不必为孩子的安全问题而分神。
探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共创崭新未来。浠水队队员深入浠水田间,在寻访、调研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浠水的过去和现在,并站在新的起点上为浠水未来的教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牢记先烈故事,不忘初心使命,满怀赤诚之心,浠水队队员和浠水这片热土一样,永远朝着新征程进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93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