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昌桥中心小学,实地考察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油布伞在校园宣传与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团队成员采访了昌桥中心小学校长张敏和德育处主任程莎,张校长和程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情况。
通过询问,我们得知,张校长来到这所学校已经约15年了,从一名基层教师,到班主任,又一步步成为如今的校长。张校长表示,油布伞是他们那代人儿时的记忆,小时没有现代工艺的洋伞,只能使用本地产的油布伞,对油布伞有基本的了解。
“虽然是当地人,在学校的工作也有15年左右了,但在五年前,我对孤峰的油纸伞的发展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油纸伞在校园的传承工作也没有太多的开展。直到我在社会、政府的引导下,并且通过网络的学习,我才了解到了孤峰的油纸伞是我们安徽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积极配合政府在学校开展有关油纸伞的宣传教育工作。”张校长告诉我们。
现如今,学校已将油纸伞的宣传工作视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相关的活动来培养孩子们对油布伞的兴趣,也专门设置了油纸伞的展厅,向全校师生和外来参观人员开放展示。张校长表示,我们每个学期都会邀请油布伞的非遗传承人来到我们学校开讲座,为全校师生普及油布伞的制作、发展和传承的情况。
除此之外,学校还分年龄段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学校会开展一些在油布伞上的绘画活动,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校会安排一些校外实践活动,带领他们到工厂实地劳动体验制作油布伞。每学期,昌桥中心小学都会组织两次兴趣实践活动,每次综合孩子的兴趣、艺术能力和发展意向,选取约20名孩子到当地的国民油布伞造伞厂劳动实践。“由于我们的资源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但每次活动孩子们的反响都很热烈,真正地积极投入其中,也达到了我们活动的预期目的。”程主任表示。
与此同时,昌桥乡政府也大力支持非遗传承的教育工作,配合学校的非遗教育工作,在乡里建设了少年宫。学校和其他教育部门也及时开展工作,打造“一宫一品”,建成以剪纸和油布伞为工艺品的非遗传承少年宫,并且每周为孩子提供一节有关油布伞的课程。
“在工业化浪潮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油布伞在实用性、制作成本和销售价格方面上已不具优势,逐渐退出市场,洋伞显得更为实用,现在来看,油布伞更多的是一种工艺品。虽然学校配合着政府开展着传承教育工作,企业也挣扎着在市场站稳脚,但油布伞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是得主要依靠政府,需要政府部门投入更多的资金,制定更好的发展方案。”张校长感慨道。
的确,油布伞的传承不仅仅要依靠企业、依赖学校的教育,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我们政府部门投入更多的精力,仔细研究非遗的传承应何去何从,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而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也应当自觉投入到油布伞等非遗的传承中去。
文/徐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94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