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实践感悟:置身田间稻香,探寻振兴之路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李昊安 李佳璐 张

七月的乡村,虫儿在烈日下轻鸣,稻叶随微风摇摆,一切都显得宁静祥和……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前往凤台县大王村开展科技支农实践活动。

稻香四溢,真情流露

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清晨的微风裹挟着稻香,令人陶醉。氤氲的湿气仿佛让稻叶着了水墨般青翠欲滴。放眼望去,广袤无垠的稻田竟让灰蒙蒙的天空不那么阴暗,反而多了一些舒适凉爽的惬意。

一位大伯来到大王村党群服务中心,询问是否可以购买我们在宣讲会上的水溶肥,来给自家16亩水稻田追肥。当我们又将几瓶肥料赠送给大伯时,我们从大伯的眼睛里看到了诚心的感谢,也看到了那份农民伯伯独有的淳朴。当我们提出希望可以去大伯的稻田里学习喷施技巧时,大伯当即答应,并用自己的三轮车载着我们去拿农具、前往稻田。

小小的三轮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不仅载着我们,还载着大伯的热情洋溢。我们坐在车上,夏风拂过衣角,我们的青春活力与浓郁的乡村气息撞了个满怀。

放眼望去,我们感受到了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一幢幢精美的乡间小楼,一条条平坦的田野小路……路边乡村振兴的的宣传语给我们留下深刻影响,我们坚信会将这些口号变成有温度的实际行动,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农户张玉杰带领队员前往水稻种植地。

传授经验,感谢相遇

大伯邀请我们进入家里的院子,迫不及待给他介他的“老朋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这个呀是电动的喷雾器,想调节喷雾大小的话,可以拧旁边的旋钮,看这个喷杆,长度也是能调节的,远近都好用的。”大伯黝黑的脸庞似闪耀着不可言喻的自豪。我们打量着这“新奇”的工具,无从下手,深感“绝知此事要躬行”背后的意义。

清风拂稻叶,最美即田间。大伯放下手中的喷雾器,笑着说:“走,带上工具,去看看我家的水稻。”大伯背上喷雾器,踏上田垄,我们紧随其后,聆听大伯的讲解:“我的稻穗施肥是根据作物需求来的,比如这个时候,主要施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抗倒伏,补充营养。”大伯几十年来丰富的施肥经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俯身观望,从根到叶,大伯的水稻长势喜人,我们为大伯对耕种一方土地的热爱而打动。讲到水稻纹枯病的预防与补救以及叶面施肥的时机把握和技巧时,大伯的知识储备和认真劲儿传递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这是每个职业都需要的素养。如何保持对新知识的学习劲头,如何脚踏实地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做实做好,大伯举手投足间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图为农户张玉杰向团队成员展示所种水稻。

娓娓道来,共话蓝图

“我特别喜欢那个安徽农村广播电视台,里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还有,点开学习强国,一搜安徽农业,就能看到一些农业视频……”大伯跟进新理论,不断学习新知识,他虽然上了年龄,但会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这片16亩的稻田,这深深触动了我们。

大伯守正创新,敢于尝试,几十年来深耕着对这16亩土地的热爱,探寻学习农业知识的新渠道,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稻田增产付出努力。他还讲到自己的近期目标:找一块试验田,施用我们赠送的水溶肥,观察水稻长势。我们也很高兴他认可我们赠送的新型水溶肥料。我们希望将这种敢于创新,坚持学习的精神传递下去,不断汲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

图为实践队员与农户张玉杰在稻田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关注农业发展,做好“送科技下乡”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96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报道万千实践,体悟社会百味

为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小队进行更广阔的宣传,让实践小队的活动影响更为深远。信息工程学院简报小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编辑与排版社会实践小队的新闻稿…… 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5日,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出发的很早,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十分明确,那就是本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妙妙手……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信息工程学院7月14日,这已经是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的第五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调研位于夏庄村鹿邑县的另一个产业扶贫就业点—鹿……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3日,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夏庄的第四天了。随着实践队每天的外……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支农到每户,发展产业齐脱贫

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2日,按照我校驻夏庄村书记司书记的指示,今天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鹿邑县秀梅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此次走访目的是调查当……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五星红旗在心中,科技支农跟党走

五星红旗心中有,科技支农跟党走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科技支农的第二天。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崭新的一天,就此拉……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铸造健康心理,护卫茁壮成长
“人生是大树,安全是沃土”。为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广大青少年的树立健康心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大龙都暑期实践团”前往濮阳市参加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集中行动举办…
河南学子三下乡——参观红色记忆馆,凝心筑梦再出发
历史是教科书,也是营养剂。历史的血泪,无时无刻不在控诉着侵略者的野蛮和残忍,也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后世儿女们奋发图强的战斗意志。为了深入了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系母校,忆成长旅途
岁月如一首永不停歇的歌,在人生的旅途中轻轻的吟唱着属于它的旋律。时间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悄悄流过,大学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半,不论是虚度光阴还是废寝忘食地学习,时间从不等人。有时蓦然回首,也会怀…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珍爱生命防溺水,农大学子在行动
为充分宣传暑期安全教育,预防溺水事故频发,进一步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6月28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大龙都暑期实践团”前往濮阳市开发区兴濮社区参与青少年防溺水宣传活动。活动开始,实践团成…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垃圾分类显环保,美好家园共拼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助力洛阳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宣传环保理念,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7月7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锤炼品格,心系振兴”实践团分别前往洛阳市、涧西区开展环境保…
淮北师范大学皖豫调研队——改弦更张调研路,绘制皖豫新蓝图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引导中国青年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2022年7月上旬,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协会皖豫调研小分队成员在各自家乡开展了有关家乡近年来的改…
河南学子三下乡——铁肩担道义,执戈卫和平
2022年7月3日当天,为了追寻维和英雄的足迹,坚定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坚定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团队成员毅然决然踏上了前往西南王村申亮亮红色教育基地的路,去感受新时代的英雄精神。到达西南王村之后,首先…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聚焦黄河生态,助力环境保护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了解黄河流域生态问题以及治理现状,7月6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锤炼品格心系振兴”社会实践团前往洛阳市孟津…
“音动红旅”调研团采访习总书记考察平遥时的安保人员
为深入走访调研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学习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历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音动红旅”调研团成员李燕侠采访了习近平…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感悟: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基
中国古代文明就是我们所说的农耕文明,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都是围绕农业发展而来的。从采集渔猎时代到原始农业的萌芽,从原始农业萌芽到原始农业,再从农耕文明到传统农业,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