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州大学学子三下乡:携手护莹目,温情正当时

来源: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 作者:孙吉祥

【苏州大学7月21日】(通讯员:孙吉祥)为增强公众眼病防治意识,宣传科学护眼知识,增进大众对于眼部护理的关注度,7月21日下午,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睛”彩“视”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于各自家乡走进社区、医院、商场等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本次活动以“杏林之志扶朝阳,澄目明眸绽其光”为主题,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考察儿童、青年及老年等不同年龄群体的用眼及护眼情况,并积极向大众宣传护眼知识。调研内容包括大众对于护眼食物、眼部用药、以及蒸汽眼罩等产品的看法。

在调查的开始,团队成员来到医院,将问卷递向了导诊台的护士们和科室的眼科医生们,并与专业的医护人员亲切交流,共同探讨眼部护理专业知识,聆听专家意见。通过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问卷尚存不足之处,并立刻在专家的指导下修改完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而电子产品的使用却是渐趋低龄化,家长因工作繁忙常常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整日接触电子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时代因素和家庭因素的种种影响下,儿童近视高发已成现状。团队成员来到商场,走近正在嬉戏玩耍的小学生们,调查小学生群体对护眼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耐心地向孩子们讲述爱眼、护眼的重要性,以期增强加强青少年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护眼习惯。

老年群体也是眼部问题多发的群体,老花眼、白内障等造成的视力模糊苦恼着很多老人。“我这年纪大了,眼睛也花,看不清这些字……”社区里一位老人手拿问卷,面露难色。对老年群体,团队成员们采用口头询问方式了解情况。经过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老年人的护眼知识和意识存在不足,主要依赖市面上的眼药水缓解眼睛疲劳。在调查过程的最后汇总时,团队成员用通俗的语言向老人科普眼部常见疾病和科学护眼方法。

众所周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不利于眼部健康,数码产品售卖店的店员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长时间直视电子屏幕。 “我的工作就是每天都得面对这些数码产品,眼睛总是很酸涩……”店员无奈说道。团队成员在调查之余,向他们介绍了常用的科学护眼防范方法,应经常眺望远方,缓解眼疲劳,避免眼睛超负荷工作。

在调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下,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睛”彩“视”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圆满完成任务。此次活动让团队成员有机会深入各类人群,了解大众对护眼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为实践活动的长期开展储备了重要的实践资料。今后,团队成员将继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大众普及护眼知识,以期增进大众对科学护眼方法的了解,提高大众对眼部护理的关注度。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睛”彩“视”界团队 责任编辑:孙吉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9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走进菏泽麟州外国语学校开展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活动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副院长秦建波,影视编导与技术系副主任何德民,辅…… 荆煜轩 陈珂 吕淑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典范起航 力筑辉煌”榜样的力量主题宣讲活动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3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于西校区综合实验楼演播厅举办“典范起航,力筑辉煌”榜样的力量主题宣讲活动。传媒技术学院部分学生…… 荆煜轩 刘玺诺 杨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研究生复试模拟培训活动

为帮助考研学子顺利攻克复试难关,成功迈入研究生新阶段,3月1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开展了研究生复试模拟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作为主讲人,学院部分202…… 荆煜轩 王雯萱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青鸟领航拓前路 青年奋进铸辉煌——“青鸟计划”实践

“青鸟计划”以实践为基石,以机遇为羽翼,帮助青年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壁垒,积累多元实践经验,为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寒假期间,众多传媒学子积极响应“青鸟…… 荆煜轩 张雅淇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青鸟架桥梁,青年起新航——“青鸟计划”实践感悟

新岁启新程,青春正当时。“青鸟计划”架起了一座学子与家乡的桥梁,让归巢的青鸟们在家乡的沃土上一展身手。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更是一场青春与故乡的双向奔赴。这个冬天,传媒学…… 姜雨涵 刘玺诺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流域实践调研纪实

为深入探寻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路径,发掘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色,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发展,1月17日至22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黄河新韵”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山东省聊城市、济南市等…… 荆煜轩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职海领航凭众力 学途逐梦绘鸿篇”主题讲座活动

为帮助学生明晰职业路径,强化就业优势,进一步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就业辅助举措,12月18日,传媒技术学院于综合实验楼11楼演播厅举办了“职海领航凭众力,学途逐梦绘鸿篇”就业规划讲座活动…… 荆煜轩 刘玺诺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资德润心 助学扬志”资助育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风险意识,传媒技术学院于2024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奏响了充满爱与希望的…… 荆煜轩 张雅淇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走进菏泽麟州外国语学校开展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活动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

党建引领生态路,万羽齐翔地球村 ——“谷雨润万物,生态共守护”主题活动

为提升学生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倡导绿色生活,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联合人与自然协会和爱鸟协会于2025年…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后真相时代论题引燃思

2025年4月27日晚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在思学楼A114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湖师大公管院青工部“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暖心落幕

(通讯员宋金娥王君青)4月2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策划主办的“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在长沙市岳麓…

湖南师大实习队:长郡双语课堂上的精彩绽放

2025年4月27日上午,在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的教室里,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成员戴颖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授课。戴颖此次授课内容为“6…

最新发布

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加强黄河治理保…
农大材宛学子三下乡:访吉山抗战旧址,记党史百年风华
为了喜迎二十大,宣传党史教育,弘扬红色精神,福建农林大学师生组成“党史学习教育实践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7月26日清晨,实践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羊枣事迹展览馆进行红色视频的拍摄…
宣传黄河文化,提高保护意识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能矿、生物等资源禀赋区域差异明显。目前,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
安阳工学院”三下乡“志愿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深刻认识当前国内疫情的复杂性、艰巨性…
保护黄河生态文化,携手共护母亲河
黄河入海,候鸟归家,黄蓝交际描绘出新的篇章;生态宜居,秀美之城,生态建设创造出美丽未来。为进一步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河清海晏”实践队于2022年7月3日至7月5日前往山东省东营…
领略治理保护风采,联袂共护母亲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方针,不断推进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变化,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构建良好水生态、打造优美水…
二师志愿队三下乡调研:乡村振兴,激昂前行
二师志愿队三下乡调研:乡村振兴,激昂前行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日电(通讯员罗睿)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6月20-25日计算机学院赴黄冈市志组织力量对湖北省黄…
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
今天是2022年7月30日,支教进入了准备的工作。不是准备开始,而是准备结束。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来形容这次支教,那么我想或许没有一个词能够比“感动”更加适合了。一个PPT、一个软件、二十个学生构建了这次支教…
激扬前行,振兴乡村发展
激扬前行,振兴乡村发展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日电(通讯员罗睿)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6月20-25日计算机学院赴黄冈市志组织力量对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白庙河镇…
在陇原大地上书写战“疫”故事 | 青年志愿者疫情防控纪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奉献祖国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来自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王永军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疫情来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