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别名:刺拐棒、老虎镣子、刺木棒、坎拐棒子。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根茎或茎叶。其采收和储藏:人工栽培的分蘖株要生长3-4年后采收,实生苗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采收。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季树液流动前采收根、根茎及茎,去掉泥土,切成30-40cm长,晒干后捆成小捆,或切成5cm长小段,晒干后装袋保存。药用叶可在8月采摘,干燥后保存。 有的地区夏、秋两季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后,放干燥处贮存。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林下或林缘。资源分布:发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等地。性状: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有纵皱,弯曲处常有密集的横皱纹,皮孔横长,微突起而色淡。根圆柱形,多扭曲,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皱纹明显,皮较薄,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共同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化学成分:含多糖甙、胡萝卜甙、丁香甙、异秦皮定甙、乙基米乳糖甙、丁香脂素二元葡萄糖甙等。 药理作用: 1、有人参样适应原样作用,可增强非特异性防御能力; 2、有降血糖、镇静、安神作用; 3、有抗氧化作用及抗衰老作用; 4、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其浸剂是一种有特效功能的滋补药。而又不过分刺激神经系统。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形的薄片。切面黄白色,显纤维性,周边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00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