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同学们在家休息娱乐的时间增加,与之相应的,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为了普及急救知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同学们的自救水平,浙江大学医学院赴丽水市缙云县新建小学社会实践团于7月22日在新建小学开展了“急救小讲堂”主题课程。课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反响良好。

上午8点,潘子坤老师在新建小学开始了今天的课程——急救小讲堂。老师简单介绍了急救的概念,重点给大家介绍了六个方面的急救知识:运动伤处理、电击伤处理、烧伤烫伤处理、溺水急救处理、气道异物梗塞处理和阑尾炎的判断。老师一边介绍,一边请同学们分享经历,纠正同学们的错误做法。假期是学生溺水事件的高发期,我们针对这个问题,着重强调了溺水的预防与自救。总结全部急救知识,其核心还是要保持冷静。

在下午的课程中,潘子坤老师带来的是创伤救护以及实践环节。由于同学们的年龄原因,课程着重于同学们能操作的止血与包扎技能。老师教授了两种简单的止血方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和间接压迫止血法。随后,以使用绷带和三角巾为例,潘老师展示了一些简单的包扎方法,例如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和8字包扎法。为了方便同学们牢固掌握包扎技巧,老师给同学们分发了绷带和三角巾以便大家操作实践。拿到材料,同学们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纷纷摆弄起手上的东西,尝试着包扎。一个环节下来,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包扎技巧。

总结全天课程,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考虑到这次的同学们都是小学生,老师在设置课程时尽量用同学们能够听懂的描述来解释专业概念。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老师给了同学们很多上台展示与台下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上,老师设置了很多提问环节,来巩固同学们的学习。同时,由于同学们的能力有限,老师在教授时着重于对同学们自救方法的普及介绍,力求大家能在遇到危险时自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同学们能切实掌握一些急救知识,既能防患于未然,又能在危险发生时及时自救,保护自己。愿我们的急救讲座能够为同学们保驾护航,帮助我们的同学们平安度过假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