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忆红色历史,探寻先辈事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校学生联合会“凝望百年,寻梦江都”三下乡小分队于7月9日下午来到朱自清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约700平方米,坐落于扬州明清老城区东部,文昌中路安乐巷27号——29号,地处历史文化街区内。朱自清于1903年随家迁来扬州,在扬州度过了14个春秋。故居是扬州典型民居(三合院)建筑,有两间南向客房是朱自清的卧室,室内陈列有他用过的书橱、烟斗和文房四宝等珍贵文物。故居二进大厅现已辟为展室,布置有“清芬正气能传世——朱自清生平事迹展”。来到故居,首先看到的是悬挂在门洞上方“朱自清故居”牌匾。“朱自清故居”坐北朝南,共前后两进,大门朝东,对开墨漆大门,走进故居,首先看到的是悬挂在门堂上方“朱自清故居”横匾,这是江泽民同志1992年10月题写的。
8名队员先是参观场馆,随后与韩丰主任就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一同开展研讨会。会上,韩主任指出,朱自清先生是以弱小的身躯,扛起了民族的希望,同时在他看似文弱的身体里却潜藏着一副铮铮铁骨,先生更是展现了乱世下的民族气节。
先生不仅有《春》、《荷塘月色》、《匆匆》此类感情深厚、真情动人、刻画精妙的美文,还有《这一天》、《新中国在望中》、《执政府大屠杀记》、《羊群》等字字珠玑、笔触有力的抨击社会黑暗的文章。我们认识的朱自清,多是从美文之中感悟到的朱自清。实则,先生更加高尚的,是他的人格。是其在强权和压迫下,依然满怀文人风骨,勇敢捍卫心中正义的英雄气概!作为爱国主义斗士,朱自清先生和中国共产党也曾产生过联系,曾经距离入党仅仅一步之遥。
会中,大家就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粉”一事展开讨论。韩主任提出,先生在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这一行为,代表的是整个文学界和教育界,这是文人的民族气节。表面上是面粉,实则这代表着中华名族宁折不弯的精神。
1949年,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通过此次活动,也向更多人展现了朱自清先生崇高的爱国情怀和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先生的气节、风骨和精神值得所有人尊敬!
大家意识到,国家的强盛在于各界人士、全体人民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朱自清先生当年毅然拒绝加入国民党,就是对旧政府、旧中国不抱期望。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如今这只“沉睡的雄师”已然苏醒,人民过上了富足、安定的生活,国家走向富强,人民满足感也日益增强。扬州市政府把安乐巷27号朱自清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市也掀起了一个“学朱自清文,做朱自清人,献出爱国情,铸就民族魂”的活动热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壮怀深切的爱国情怀永远不会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5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