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芜湖市周边调研铁路遗址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4日至6月29日在芜湖市开展了以调研皖赣铁路、芜裕轮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本次实践活动中,该团队深入领会了前辈的筑路精神,感受他们的坚持与努力。
皖赣铁路最早于清末始准备修筑,中间经历了修筑停滞、拆毁等过程,赴芜湖市周边调研铁路遗址社会实践团队主要调研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修筑的这段历程。在这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该团队走访了易太村、周皋村、火龙村、四联社区等地,采访了当地参与铁路修筑的老人,从他们的讲述中回望那段艰辛的筑路历程。
被采访的爷爷们描述他们当年筑路时谈到,他们当时筑路,是在国家的号召下,各个生产队选人参加筑路,每个公社选出一定的人数,统一前往指定的地点进行筑路工作。每个公社都分到一段路去修筑,他们完成指定的这一段铁路,其他公社完成另一段。他们自带扁担去挑土,自带被子在当地居民家里暂住,自带粮食在修食堂吃饭,主要都是自备物品。他们当时上山挑土,走很远的距离挑后再到铁路处,挑着重担徒步走很长的距离。在结束一天辛苦的劳动后,他们的娱乐活动也比较少,主要就是休息,一天的辛劳也让他们有很少的精力去娱乐放松。他们当时每天在铁路上工作,然后记工分在生产队,每天一个工分,和他们在家里做农活时的工分是一样的。爷爷们还说当时要进行正式开工前的动员,鼓励大家,整顿纪律,使他们由松散的状态转变为认真的状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铁路修筑的工作中。当时还有喇叭的宣传,用喇叭动员、鼓励大家的参与。他们还说到,当时每天还有一定的任务量,如果一些公社完成的任务状况比较好,会提出表扬以资鼓励,而对于任务完成的不好的公社也会给予一定的惩罚,用这种方式加快人们的劳动效率,为铁路的修筑缩短了时间。
在那个纯靠人民体力的时代,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铁路修筑工作,成为铁路修筑的重要力量。他们当时还有这样一个口号“大雨当小雨,小雨当晴天,晴天使劲干!”从口号中可见那些筑路人员的不易,而且南方地区多雨,路基打好后很容易因为下雨而塌陷,这又需要重新打路基。他们就不断地进行这样的工作,没有怨言,在党的指挥下一心一意地为当时的铁路建设作贡献。在那个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他们就带着简易的生活用品在筑路处待上数月,不怕困难、不畏艰辛、迎难而上,坚守在自己的工作上。
在走访的这些老一辈筑路人员当中,该团队还有幸遇见了几位老党员,他们在采访中都提到了当今社会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运输,不再主要依靠劳动力,这大大减轻了人们的身体负担。那群筑路前辈当年挑土筑路时的年纪也不过二十左右,是当今时代青年的年纪,故他们也将国家未来的希望寄于这一代青年人身上,希望当代青年人强身健体,拥有良好的体魄,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而奉献。
当今时代的青年人所处的时代相比前辈曾经已经非常的美好与幸运,这一代的青年人的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用无数的汗水换来的,无数的像这些筑路前辈一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辛勤推动了国家的前进和发展。在当时处于落后和贫困的状况下,他们依旧坚持不懈、迎难而上、不畏艰辛、不怕吃苦,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当中。而当代青年,应该积极继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将他们的精神落实到学习和工作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百年计划的实现做出青年人应有的担当,不负韶华、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6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