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我千寻万觅终于找到了武穴市“传说中”的烈士陵园进行社会实践,一路上询问路人,但鲜有人知,我顿悟我们这个社会实践课题的重要意义所在,当今的人们对前辈们对烈士们不仅没有怀有浓厚的敬意,更是对此事“充耳不闻”,这或许就是我们社会实践的针对性问题。
我们来到烈士的墓碑前,与其说是调研,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不如称之为“扫墓”,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深刻的,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肤浅的,当日本人的靖国神社再一次直刺中国人的灵魂的时候,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不得不遭到质疑:扫墓难道仅仅是形式吗?不,它是一个民族的血痛。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陵园中心矗立着高耸的烈士纪念碑,上面赫然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纪念碑之下篆刻着“碧血千秋”的字样,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革命战争时期先烈们前赴后继的模样……一九二四年,武穴市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点燃了武穴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一九二六年,北伐军挺进武穴,掀起了以工农人民为主体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在后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大批革命志士惨遭屠戮,正是存亡危机之时,中共广济县成立了苏维埃组织,这片土地上有上千名父老乡亲加入了红十五军,他们在若干年后便是中国解放的“脊梁”。一九三一年秋,徐向前率红四军过境武穴,革命之火再度在这片土地上点燃,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武穴地方革命武装坚持敌后游击战的战略;在解放战争时期,武穴人民支援人民解放军胜利地进行了高山铺战役和渡江战役,直至一九四九年四月九日,武穴全境才正式解放。
继续往前走是一条郁郁葱葱的林荫小道,小道的尽头是“英烈千古”的门牌,大门之后是数百名革命烈士的墓碑,墓碑与墓碑之间是一簇簇鲜绿的灌木,庄严而沉重的烈士陵园,没有太多的修饰。沿着层层台阶往上,墓碑上撰文映入眼帘“张和胜突遇日本伪军,在激战中牺牲”,“刘普清在与日寇作战中牺牲”,“李金在梅川镇遇害”……我不敢走得太快,生恐惊扰地下安眠的烈士。在楼梯的尽头,是毛主席泼墨挥毫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仅仅56个字,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诗词的两侧是生动的浮雕,从“府院街火种”,“水月乡分粮”到“大金铺暴动”,“童司牌集结”,尽管没有具体的文字介绍,但浮雕上一个个革命先烈的神情足以说明一切,在那个暴动的年代,在那个危机的年代,他们舍生取义,他们奋不顾身,我站在浮雕面前,犹如身临其境,耳畔是铁马冰河的嘶吼,脚下是硝烟弥漫的残骸,天空是黑云压城般的死寂,但眼前是目光炯炯的中国红军。走出纪念碑向西前行,沿竹林小道下行四五十米远,就是纪念长廊,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广济武穴第一个”介绍得清清楚楚,这里有中共广济县第一位中共党员张其雄,中共广济县第一届县委会的成立,中共广济县第一支革命武装——观音寨游击队,广济县第一个红色政权——广济县革命委员会……
这里是一片英雄的红色土地,孕育了众多的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尽管武穴市烈士陵园规模不大,装修不全,并且仍在施工,但刻在丰碑上的姓名却是伟岸而健全的。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在此便丰富且深刻了起来,在武穴烈士陵园,我体会到的不仅是庄严、牺牲精神,更是一份责任。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现在的生活,我们则有义务将他承继下去。时代的脚步不断向前,我们要铭记历史,要树立好自己的价值观,建立信仰。不断前进,不断充实自己,发挥自己的价值,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我们要以广大人们利益为宗旨,以党员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培养自己的忧患意识,多为他人着想,多为他人贡献。只有不计得失的不断奉献,带动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才能把我国建造的更好,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倘若我们连先烈的名字及其事迹都不重视,那我们拿什么站在这片他们为我们打下的江山之上,值此建军95周年之际,我们戎迹社会实践团将前往全国各地红色遗址重拾革命的火焰,传唱革命的事迹,唤醒人们心中尘封的回忆,缅怀地下长眠的烈士,历史如镜,可以鉴往知今,悠悠的五千年文明已经在新时代淀积为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岁月如山,可以登高远望,中国共产党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使曾经的星星之火已变成无数人心中不灭的火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舞台上,我们将继续传承红色精神,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7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