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青年“三下乡”的号召,2022年7月27日—31日,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团委“筑梦乡村,献爱医疗”社会实践团来到重庆市奉节县公平镇、石岗乡等地的基层医疗单位,进行了基层医疗实践活动,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医疗卫生情况。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村医和群众,基本了解了一些群众医疗卫生的意识以及村镇的医疗水平,二是乡镇卫生院学习卫生知识,了解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7月27日,团队来到石岗乡两河村村卫生室,和本村村医刘医生进行了简单交流,了解其作为乡村的医务工作者的情况和职责。刘医生表示村卫生室为乡村的健康纽带,国家对村医也有相关的要求。如下乡为村民普及健康知识,进行健康检测,建立健康档案等……团队对于目前乡村的医疗发展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刘医生还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卫生室的一些中医针灸理疗器材以及中药材料和其日常售卖的西药药品。“现在的村卫生室也不好做,搞不好以后都没有这个职业了。”刘医生感叹道,并邀请团队第二天与他一起下乡对村民进行健康普查。
7月28日,刘医生带领团队下乡,对村民进行健康监测。医生上门走访,测血压,简单慰问了村民。跟随刘医生,实践团了解了村医在乡村的重要性,对村民身体健康数据的掌握,保证村民在有突发情况时能有及时的救助措施。
7月29日,实践团来到石岗乡卫生院,由蒲医生向实践团介绍当地基本医疗情况,重点介绍了医保政策,医保政策作为一个民生“兜底”政策,基本解决在乡村看病难的问题。蒲医生还带实践团参观了卫生院先进的设备,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基层医疗单位的支持。他表示,当前国家乡村振兴对于卫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村民在乡镇医院就可以想到县级医院的服务。 采访过程中,有一位低保老人看病,了解到她是在村支书的帮助下来看病的。“我们村支书带我们来看病的,现在政策好啊,还给我们搞个低保”,蒲医生谈到,像这样来卫生院看病的老人很多,这就是国家政策为村民健康“兜底”的具体体现之一。
除此之外,乡镇医院也面临困境,就是整个基层面临的难题——缺人,特别是高知识分子,但是由于本地的待遇提不上来,别说引进人才,本地大学生都很难留住,留在当地的除了老年人就是中小学生。乡村基层非常缺专业的技术人员,真正有技术的、有高层次文化的人员。其次就是当地居民的意识不高,对于自身健康不看重。 对于如何吸引人才返乡,蒲医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高待遇。提高个人的待遇,比如能保证的最低收入。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大学生。
30日实践团邀请到重庆市奉节县公平镇中心卫生院的护理主任余主任口对实践团进行了心肺复苏知识的宣讲。本次知识宣讲于腾讯会议线上进行,余主任用自己专业的护理知识,给同学们从心脏骤停的诊断,心肺复苏操作,心肺复苏终止指症,现场急救复苏程序,心脏骤停原因这五个方面给实践团的同学专业系统的讲解了心肺复苏的医疗知识。在宣讲结束后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次日实践团前往公平镇卫生院进行了现场学习,余主任带来了医院培训用的橡胶假人,亲自为我们示范了胸腔按压,清理口鼻,人工呼吸等操作。实践团的同学们在余主任的指导下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知识,了解了基层医疗工作者的不易。
本次活动顺利推进,得益于各方面对实践团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实践团扩展了知识面,感受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大学生应该不拘于学校之间,多多了解基层情况。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不仅对乡村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学习到了实际的知识。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当地政府与人民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作为大学生,实践团成员希望未来可以学有所用,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实际力量。
文字:房茜芸
图片:房茜芸、刘建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8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