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大学生对于当地非遗项目的了解,促进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学习,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前往黄冈市红安绣活传承中心,进行红安绣活非遗项目实践研学,并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寿仙和刘珊进行采访交流。
红安绣活,全称为红安民间刺绣活动,绣活应用于鞋垫、枕套、门帘、桌围等日用纺织品,是流传于中原地区红安乡山的民俗活动。红安绣活的种类分为三类:绒绣字如其名,绣出的作品具有蓬松感,主要运用于绣制鞋垫,以绒修的方法制成的一对鞋垫图案能完全相同;挑绣提现了红安绣活针法的灵活多变,以挑绣制成的绣花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被誉为嫁花;丝绣常用于衣物,绣出的图案线细且富有光泽,三种绣法都体现着红安的民俗技艺与风土人情。团队参观的传承中心的一楼架子陈列着红安绣活几代传承人的作品,刘寿仙女士作为使红安绣活非遗项目的第五代传人,馆内墙上的照片也记录着红安绣活被列入非遗项目后在各类展会中传承人的身影。
传承人刘寿仙向队员们讲述到,她从小就受奶奶和姑妈的文化熏陶,六岁开始就和姐姐妹妹一起在奶奶的教导下学绣花,“那时的老一辈总说女孩子不会绣花将来嫁不出去。”刘寿仙表示,家中奶奶年事已高,视力不好教不了,从小在上海长大的母亲也不会手工活,只能靠姑妈教学。在民风民俗淳朴的红安县,学好绣花也让刘寿仙找到了同样手艺精巧的丈夫,为她亲手做了很多绣花的工具。“我当过农民、工人、餐馆老板、建筑包工头,那时候一闲下来,我就拿出鞋垫来绣,打发时间。”刘寿仙回忆到“绣花是我的一个精神寄托,就像你们文化人看书一样。“
在谈及传播红安绣活技艺的路程时,刘寿仙向团队成员讲述自己的经历,从小对绣活的热爱让她在十五岁就能自画自绣、二十岁就已熟练掌握地方绣种与传统技法,“平针、梭针、辫针、打籽针等针法都要变着用来绣花“,刘寿仙表示,自从2008年被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遗项目红安绣活的代表性传承人,一年后县政府与刘寿仙一齐将太平桥镇的平房改造成红安绣活传习所,并于同年赴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后,至此便开始了十余年宣传红安绣活的历程,刘寿仙女士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与红安刺绣作品的艺术家,她为红安绣活的发展与传播做出了漫长和艰辛的努力。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像红安绣活的传统民俗手工艺正面临着各种困难,工业机器的流水线制品正不断取代传统手工产品,“为了把红安绣活项目传承下去,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在快手、抖音等网上平台带货宣传“面对队员对红安绣活的传承与发展时的疑惑,较年轻的传承人刘珊告诉队员自己不仅开设红安绣活培训班,最近还经营网店宣传红安绣法制作的日用品,“希望红安绣活能成为红安县的招牌非遗项目。”在采访的尾声,刘珊表示,近年来太平桥镇在规划建设文化旅游项目,而国家的对地方的乡村振兴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扶持政策,都使得红安绣活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传播得到了根本性的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也能放心去宣传。”刘珊在采访尾声时向队员表示。
拾遗团队于红安绣活传承人交流学习的环节告一段落,红安绣活于当地民众间生根发芽,受优秀民俗文化滋养,展现着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队成员们在此次交流学习中感受到了红安县太平桥镇的民俗特色和文化内涵,了解到了红安绣活具有民族特色的实用价值与民俗风情的艺术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8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