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品悟红安绣活,感受非遗魅力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探寻红安绣活的奥秘,6月18日上午,我和“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小伙伴们正式开始了我们的红安绣活学习之旅。

上午一到达红安绣活传习所,刘珊老师便将材料包分发给我们,材料包里面装有绣活制作所需要的针、线、布、绣绷等工具,接着刘珊老师开始正式为我们介绍红安绣活。“红安绣活即红安民间传统刺绣活动的简称,是在地处中原的红安山乡流传千载的一项民俗活动。世世代代的广大民间绣女,运用一根钢针、几束彩线,在方寸之地的布面上,绣出了天上人间、过去当今美好事物。她们把它作为愉悦身心、显示才能的平台;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其作品是馈赠情人的信物、致亲人的礼品。红安绣活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它赋予人们的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机盎然的、富有田野清新感觉的艺术享受。下面就从寓意、构图、配色、针法运用四个方面来品评其中的韵味。”紧接着,刘珊老师通过不同的红安绣花鞋垫上的不同图案为我们介绍这四个方面,我们都收获良多,见我们对她所提到的三怕图香囊感兴趣,老师还专门找出香囊让我们传看。

大致介绍完红安绣活后,刘珊老师便让我们自己设计图案,临摹到绣绷上,根据所临摹的图案,选择自己喜欢,觉得合适的颜色,缝制自己的作品。对于我来说,我的艺术细胞实在匮乏,我便在网上搜索,希望能有合适的图案让我完成作品,突然,一朵蓝色的花朵图案映入眼帘,图案的花瓣上,纹路清晰有条理,整整齐齐,充满质感和立体感,绿色的叶子,棕色的树枝,即使没有特别负责的花纹,却也清新淡雅,让人心生愉悦,确定完图案后,我便正式开始绣制自己的作品了。刚开始绣制时,并不熟练的我,总是将线头交叉打结,线总是难以穿进针里,三番两次的拆线重绣,深深的感觉到这看似简单机械的缝制过程,却最易浮躁不安,也最容易让人丧失耐心。必须要专心致志,尽自己最大的耐心,感受一针一线的刺入刺出。

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可以熟练运用平针、斜平针、打籽针等一些基础的绣活针法,穿线也不再成为难题,我发现,当我开始绣制自己的作品时,我放下了平时对于我来说从不离手的手机,放下了堆积在心中的一切思绪和烦恼,专注的绣制自己的作品,当我感觉到疲惫,脖子疼,眼睛看久发花时,抬起头欣赏平时不会关注的蓝天、飞鸟,感受自然的魅力,也逐渐开始静下来思考,感受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绣活所给我带来的宁静。绣活最后的阶段,我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开始放下我的害羞,主动向老师请教如何绣制树枝,树叶的细节问题,老师也不吝赐教,手把手的教我如何绣制,即使我上手很慢也没有嫌弃,耐心的教我更多绣活内容。最后,我完成了我的绣活制作,即使作品可能仍有许多瑕疵,即使连续绣制几天我也已经身心疲惫,但我仍然很开心,很幸运此次的红安绣活之旅。

时间不停流逝,七天的红安绣活之旅也已经结束,这次的实践活动好像格外的短暂,短暂的我还没有更加深入的学习感受绣活便已结束。这次的红安绣活学习之旅,让我从更多方面去感受学习红安绣活,希望在未来,我也能有机会再次深入学习红安绣活,相信那时候,我和红安绣活一定不再陌生,我也能将我的力量注入红安绣活的传承中,实现自我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9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沿黄社会实践队成员传承乡村振兴的青年使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为家乡代言,引领黄河流域的新风尚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相较于经济前卫区域,黄河多是以朴实无华的农耕闻名,更是孕育了华夏文明,乃中华文明之源。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推广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的方式,尽大家的青年之力……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响应国家政策,沿黄社会实践队密切关注特色助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中,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社会实践队的线下调研也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发挥区域优势、凸显地方特色,沿黄社会实践队在行动!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民创造了哪些特色呢?我们将陆续跟随“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用特色助农推动经济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西邵红杏、吴坝大蒜

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推进,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河南人民逐渐的脱贫致富,尤其是乡村。可惜天不随人愿,前几天的一场大雨,使许多地区……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吴坝油桃、台前西瓜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7月下旬,中原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强降水,演变成了祸及多地……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陕西板栗红薯、内蒙沙漠西瓜

直播经济对于缓解农副产品难卖情况、促进农民增收和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阿里、京东、抖音电商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纷纷在乡村开展新农人培训,通过人才……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走进红安绣活,聆听非遗心声
伴随着没有一片云朵的天空,灼灼的阳光和满耳的蝉声,为探寻红安绣活的奥秘,6月17日,我和“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小伙伴们来到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踏上了为期7天的红安绣活学习传承之旅。在正式开始实践之…
最美好的遇见
□徐凌轩(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101班)星光不问每一位永不停歇的赶路人,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坚持自我的有心人。诗人在洲渚的丰草之间遇见关关和鸣的雎鸠,于是有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牛郎在人海中与织女…
共筑“长城”抗疫情,同舟共济破坚冰
为宣传防疫知识,减轻防疫人员负担,6月28日至6月30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亿心医疫”团队汝州分队成员尹一蕊走进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县前街的防疫工作人员的日常,化身社区防疫志愿者,积极宣传…
湖北学子三下乡:数学融入课堂,徜徉知识海洋
炎炎夏日,志愿者们的支教之旅也已经进入尾声。但小麦苗们仍然满怀热忱地为希望家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堂“知识大餐”。为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7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
逢将军故里,探红色基因
小小红安,人人好汉。在省党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和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为缅怀先烈,探寻红色基因。6月21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纪念园参观。进入陵…
走进红安绣活,传承遗风古韵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要指示批示,传承非遗文化,了解红安绣活有关知识,聆听红安绣活发展传承故事,探寻红安绣活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
曲园学子暑期行: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句话明确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为了更好地了解民生现状,切实考察民生实情。秉持着“我为群众办实事…
走访调研下基层,防疫关头显担当
为核实并深化对宁德市居民疫情中生活的了解与总结,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亿衣医疫”团队福建宁德分队通讯员林志锐深入社区,深入居民家中进行走访。由于疫情形式严峻,“亿衣医疫”团队分为十…
怀匠心,执烙笔,点染一幅“水墨图”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20日电(通讯员谷嘉越)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甚至于进一步的发展。为更好的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队
激活土地要素,发展规模经济,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将分散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统一经营支配,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南庄村拥有较多流转土地,全部升级改造再利用,每亩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