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凌家滩遗址公园,调研文旅资源现状
本网讯(通讯员 贺志坤 冯文采 摄影 王梓轩 杨梦宇)习近平主席曾提到: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为了深入贯彻习主席的讲话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深入了解文旅资源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7月3日,我院乡土凌家滩实践小队采访了凌家滩遗址公园的丁主任,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遗址公园,在这一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了凌家滩遗址公园目前发展的状况与困难,同时也积极思考了如何利用凌家滩这一文旅资源来促进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这一问题。
践新篇:在访谈中展望凌家滩开发的未来
下午,实践队来到凌家滩遗址公园的门口,队员们首先对讲解员进行了采访,向她询问了凌家滩几个村的基本情况。凌家滩原有的四个村现在都已经合并为了一个文化村,而搬迁改造实际上提升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这在交通上是最为突出的的,不仅往来更加便捷,还新修了路灯。与此同时,原来的村子里也保留了一些房屋,作为专家及考古研究团队的宿舍和食堂。之后,队员们得知,凌家滩遗址公园的主要客源是春、秋天研学的学生、组织来凌家滩进行红色旅游的党员和平时假期来游玩的一些散客。
随后,凌家滩管理处的丁主任前来迎接了实践队,她向队员们具体介绍了凌家滩遗址公园的相关情况。“它(凌家滩遗址公园)还是偏公益性的。就是来普及家乡文化,包括它和中华文明起源之间的一个关系,最主要是这个。”丁主任还告诉队员们,如果说想要把凌家滩与乡村振兴联系到一起的话,就要将凌家滩打造为一个品牌,然后吸引一些相关资源集聚在这里,进而促进消费,增加岗位,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访谈中,队员们得知凌家滩有打造文旅小镇的计划。一方面,文创街区可以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吸引游客,并形成旅游带,另一方面,文旅小镇的公益性可以充分发挥遗址公园、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引领人们了解中华文明起源。政府有计划在文创区内建设酒店、研学中心和餐饮设施,并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艺术展示。园方对于当地文化资源一直坚持保护性开发,一方面深化对农田农耕文化保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长岗村的民俗文化,积极整合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入研学等活动与服务,打造现代化的、科学化的又不失传承性的文旅景区。
览古迹:在讲解中发现凌家滩蕴含的奥妙
访谈结束后,实践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前去参观了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走进庭院内,可以看到四座仿制凌家滩出土玉器的雕塑:玉龙、玉鹰、玉人和玉猪。接下来,队员们沿路便可穿行至凌家滩遗迹展览馆,馆内陈列了凌家滩的考古成果并介绍了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凌家滩遗址是巢湖流域迄今发现最大的新石器晚期遗址,距今5800到5300年,它的发现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脉络。凌家滩文化又和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展览馆里陈列了包括饰品、礼器和生产生活工具在内的各色出土文物,向队员们生动地展示了远古先民的生活的风貌。
接下来,实践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前往远古祭坛遗址参观。祭坛呈圜丘状,总面积达到600多平方米,周围分布着墓葬群,南面的是贵族墓葬,而北面的则是平民墓葬。各个墓葬坑,都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还原了它们发掘时的大小以及陪葬品的布局。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07M23号大墓,随葬品数量多,规格高,发掘时还发现一尊玉猪压于墓上,俨然是一座“王者之墓”,据推测,这应该是某位远古酋长或大祭司的安寝之地。站在该墓葬坑南面的中轴线上,抬头就可发现太湖山的最高点和该墓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这也反映着远古先民对墓葬选址的考量。
凌家滩文化很好的展现了中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性,其意义不可忽视。经过考察后,队员们认为该地拥有不错的游览价值,如果可以得到更加妥善的开发利用,并实现周边其他景点的一体化建设,相信其必然能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节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1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