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规划乡村建设、打造特色生态乡村,7月11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服务山区26县,艺术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二团来到丽水市遂昌县三仁乡开展实地调研与测量,深度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及居民需求,进行相应场地的改造提升,建设美丽庭院及乡村公共节点,助推遂昌乡村振兴。
深入实践调研,艺术振兴乡村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集结学院专业教师,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深入三仁乡开展调研活动,针对村民对庭院美化看法等问题展开调查,旨在用艺术振兴乡村,推动三仁畲族乡生态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正式调研前,团队就调研目的、调研主题、调研部署等问题进行大讨论,并结合专业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关问卷调查,为此次调研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此次实践主要针对遂昌三仁乡的好川村与小忠村,双方就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调研随即展开。团队在县乡领导的引导下,深入群众,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相互探讨交流,认真记录村民看法,进一步了解三仁乡乡村振兴现状,为美化庭院建设打下基础。
感受畲乡风土,挖掘地方特色
遂昌作为浙江省山区二十六县之一,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与独特的人文氛围,在与县乡领导的交流与实地考察中,实践团队发掘三仁乡悠久的“畲族文化”、好川村独特的“好川文化”及小忠村的创新发展模式“乡党委统领+8个村抱团+N农户增收”。与县乡领导共同探讨后,考虑到其人为开发程度不高,实践团队因地制宜,将本次改造设计着眼于对当地文化产业特色的发掘上,旨在保留自然环境底色,挖掘人文底蕴,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助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切实满足村民的需求,增强群众密切联系,团队根据访谈及问卷结果,从垃圾分类、废弃物改造利用、庭院植物配置、庭院小菜园营造等方面着手,秉持依托生态本底、融合文化产业理念,以“畲歌绕谷”为主题,并设“好川之歌”“畬风之歌”“竹之歌”“茶之歌”四个分主题进行设计。实践团队将相关产业元素通过艺术的形式融入改造设计中,在对老旧场地微更新的同时,活化三仁畲族乡文化资源,突出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
陶器畲风入园,竹间茶起笙歌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勘测并与当地不断讨论磨合,最终决定将好川村改造重点聚焦于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设“好川之歌”与“畬风之歌”主题;将小忠村改造重点聚焦于地方特色产业,设“竹之歌”与“茶之歌”主题。
在好川村的设计中,实践团队着力打造“陶器小筑”及“小畲园”,以手绘形式描摹好川遗址出土的陶器图案,融入旧瓦罐、纸盘中以装饰庭院内的矮墙、花架与墙面;利用畲风文化中的竹编作为重要的改造材料进行设计;种植象征畲族文化中的“彩带”的带状花卉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通过富有畲族文化气息的绘画符号来强调地方特色,通过别出心裁的构思获得更好的景观效果。
在小忠村的设计中,实践团队重点营造“闲坐竹间”及“茶起笙歌”空间,在有限空间内搭建两种不同环境的竹质构筑,营造多功能的半开敞空间;设置具有良好遮荫效果的异形跌落竹质构筑完善休憩功能;悬挂村民自制竹编于竹亭之上形成竹编文化展示台;以竹制“茶”字装饰墙面生动体现村庄独特茶产业,参差不齐的竹质铺面宛如“笙”,激活了空间活力。
牢守党建引领,拓展校地合作
在党建引领下,园林学院免费庭院建设小队自2007年成立以来,连续15年深入乡村,始终在乡村振兴事业上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在学校、政府的双方沟通协调中达到了预期效果,形成双赢局面,绘就畲乡幸福生活好图景。实践团队利用人才优势,将高校优质资源引入农村,发挥专业优势与智慧,集思广益,共同推进建设进程,展现了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子的独特风采。通过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得到了个人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同时也为村民打造了一个底蕴浓厚、功能性强,兼具文化美、产业美、生态美的独特乡村空间,为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及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3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