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玉湖村乡旅发展助推当地经济繁荣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作者:董佳梅

7月13日队长宋慧婷前往玉湖村进行调研并且在玉湖村民委员会采访了村副书记,了解到了玉湖村的发展历程,玉湖村从当初以牺牲当地生态环境来生存到如今成为国家级传统村落,主要是在2004年抓住了产业的转型升级选择乡村旅游,较好的保护了纳西原始的传统部落并将其作为一种特色发展旅游业,同时回复的生态环境——玉龙雪山、草甸等独居特色的风景资源助推了当地的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我们了解到了以前的玉湖村是由于受交通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的影响。玉湖村在坝区的这些与其他的农村来说是比较贫困的。其次,以前的玉湖村可以说是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产需要靠救济。根本原因就是太穷。以前的村民主要是为了生存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在这里生存,就是靠当地资源来发展。现在回首才发觉,它是一种不得已,一种无奈。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旅游业都受到了冲击。在和副书记看来,这其实也给当地的旅游发展带来了一些思考。疫情前,快节奏的生活使游客们以“观光式旅游”的方式来到玉湖村,然而,玉湖村拥有的不仅仅是雪山、草甸、马群,更是极具特色的纳西文化风情。据和副书记介绍玉湖村以后的发展定位是“以纳西族文化为核心打造一个小住高端的旅游点”,让游客可以留下来,真正体验这种消费,真实感受到纳西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的文化特征。和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特征。这两大基本特征对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着创立“和谐”社会的今天,传统文化也起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例如民居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用品、服饰及手工艺品等等,也包括在此地域范围内被广泛传承和认可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而旅游是人们向往自然的天性所致,挖掘整合乡村文化,将乡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领略风光世界,体验文化旅途,这不仅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体说来,乡村旅游即为以乡村文化为产品核心的旅游,其凭借着清新的田园风光、恬静的自然环境满足了都市人远离喧嚣、返璞归真的情感需求。 本次调研活动不难看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发展旅游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的多重价值,还可以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以促进乡村生态宜居。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它可以通过实现环境的经济价值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可以促进乡风文明。旅游发展可以推动优秀乡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乡村旅游地软环境建设则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因为旅游业带动的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公共服务提升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5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江苏学子三下乡:萤萤之火,以支教传递爱
中国青年网无锡8月2日电(通讯员龚雨侬)蝉鸣不止的夏日,炙热而浪漫,所有的美好正在赶来。自7月1日起,为了丰富社区青少年暑期生活,解决小学生暑期“看护难”的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公…
大学生走近绣活,探索红安非遗文化
为增进大学生对于当地非遗项目的了解,促进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学习,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前往黄冈市红安绣活传承中心,进行红安绣活非遗项目实践研学,并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
山科学子三下乡:生产实践提出精益化生产方案
2022年7月29日,在生产工人的带领下,嵙创瑞沃团队菏泽分队开始了为期五天的生产实践。据悉,嵙创瑞沃团队菏泽分队均为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研究生,他们的专业有矿业工程、资源与环境、系统理论及…
守护成长,志愿同行
为倡导团结友爱的社会风气,做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助力青少年课业辅导,减轻青少年课业压力,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风范,7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薪火志愿队成员在青岛市潮海街道崂山社…
线上支教最后一天
2022年8月2日,安阳师范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队员给安阳市汤阴县五陵镇大宋村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开展线上支教的第三十天。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在大宋村中心学校正式…
曲院学子在行动:垃圾分类进社区,绿色环保入人心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我们处理妥当,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可以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绿色协调发展。为倡导绿色生活,宣传垃圾分类,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薪火志愿队成员于7月16日在青岛市潮海街…
防范意识牢筑起,反诈行动在人间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21世纪,电子产品已然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扫码出行、手机支付、网络会议、网上课程等等,都离不开网络和电子产品,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今天,它们显得更加重要。技术…
河北大学学子三下乡:女性艾灸保健现状调查与知识普及
在“健康中国”战略响应以及女性先天特殊体质体质的背景下,为普及女性艾灸保健知识,助力女性健康发展,河北大学中医学院艾灸小分队在2022暑期年开展了“天然艾,健康派——女性艾灸保健现状调查与知识普及…
华南师大学子社会云实践:青芒载梦,情系今夏
今年夏天,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青芒社会服务实践队携手兴宁市新陂中心小学,共同开展以“重读红色书信,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7月18日,青芒社会服务实践队云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塔大学子三下乡:推进文化润疆,探析非遗传承,践行非遗传播
塔大学子三下乡:推进文化润疆,探析非遗传承,践行非遗传播大学生网新和电近日,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工作的指导方针,推进文化润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调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