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巧手匠心,妙里“生”花

来源:闽江学院人文学院 作者:廖乾辛

2022年7月20日,时间来到了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徐徐暖风抚人心,手手相牵助人行”社会实践队伍在中房中学授课的最后一天。通过十多天的授课,实践队员们已为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方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课程的最后一天,实践队员带领同学们学习并亲自制作扎染作品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在染色时,将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据扎染方法不同,呈现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通常不到最后一道工序就不知道它的真面目。

课程伊始,实践队员以互动形式开头对扎染进行介绍,引导学生们先选择自己心仪的染物和纹饰在布料选好后,按照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折叠、翻卷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扎得越结实越密,颜色越少进入,也就越多留白,不同的捆扎手法,可以塑造出多种不同的艺术作品。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扎、缚、缀、夹等各种形式组合制作,这是扎染整个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也是得以窥见染后效果和花纹设计感的一步。最后将扎好的染物放入清水中浸泡吸水,再注入事先调配好的多种染料进行上色,经过半个小时的耐心等待,小朋友们将自己的染物取出拆线,晾晒,得到一个个精美的作品。

每个精美的作品的背后,总有一位巧手工匠。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换、展示一张小小的布,通过扎、缚、缀、夹,创造出美妙的图案,而最终染出来的颜色就像谜一样令人期待。看似无序的捆扎中,带来的是创作的惊喜。手工扎结的痕迹美,自然过渡的色晕美,天然成趣的朴素美,布里“生”花,吸引了许多路过的师生观看。

在这次课程体验中,师生们都在认真感受扎染艺术,潜心体验手艺精神,在他们的手上,一个又一个的作品被创造,绽放在作品上的每一朵花纹都在诉说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美育故事,为十四天的支教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以刚克柔:用烙铁承载中国文化
中国青年网黄冈6月17日电(通讯员闻亦轩)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和传承非物质物化遗产,也成为了青年应该担当的使命。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拾遗”志愿…
三下乡--支教最后一天
支教最后一天2022年8月2日星期二今天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线上支教的第三十天,也是此次支教的最后一天。过去一个月发生的一切如今都仍历历在目。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从熟悉…
湖北学子三下乡:青春筑梦,爱心护航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浦钰瑒)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增加乡村中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展开为期三个星期的支教活动。8月1日,郭…
阳光雨露,温暖春芽
2022年8月2日星期一,由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组建的“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已经支教三十天了。我们的支教就进行到今天了,在这段时间我对孩子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刻的感情。只有真正地了解和真心的…
法进课堂,注爱成长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但因其自身辩知能力差、心理不成熟和力量单薄等特点,极易受到不法侵害或是误入歧途。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制意识,7月18日,闽江学…
湖北学子三下乡:发挥教师作用,以教育促乡村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刘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耐心是教育的甘露。为更好地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8月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赴仙桃郭河镇古河社区开展…
药植知识之见血封喉树——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调研活动
别名弩箭子、毒箭木、大药树、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见血封喉的乳汁和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aristoxicaria(Pers.)Lesch.(AmboratoxicariaPers.)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果实,剥取种子晒干;或割取乳汁干燥。原…
学史明理,学史力行
学史明理学史力行时代在进步,如今中国正朝着更加繁荣富强的道路迈进脚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再成为空谈,中国梦也正逐步实现。2022年暑期,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巴啦啦能量…
欢乐排练,依依别离
在暖风沐浴下,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徐徐暖风抚人心,手手相牵助人行”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与孩子们终将迎来告别之日。在离别前,实践队队员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释放孩子们的童真,展示师生之间的暑期…
“甬台温”高速串联“共富路”,“示范村”建设打开“幸福门”
“甬台温”铁路,是连接宁波、台州、温州三地的国铁Ⅰ级铁路,是“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浙江省宁波、台州、温州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