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母校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03年,是安徽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省示范高中、安徽省原六所省理科实验班承办学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中国科协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质量立校、教研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文化宏校”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理念,秉承“励志、勤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实施“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双轮驱动,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确定“德智双全、身心两健、文理兼融、学创俱能”的育人思路,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重回母校
7月15日上午,我满怀着复杂的心情重新回到母校。说复杂,不过是近乡情更怯加之自认高考失利愧对师长。
已是暑期,校园略显冷清,只是仍有升高三的学弟学妹们专心沉浸在课堂中,楼外放飞理想的雕像依然屹立,励志勤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仍在心中。
从高考志愿填报再到大学,我经历了高低起落,有经验有教训,有悲有喜,有迷茫也有清醒,这些都是我想要分享的,只希望我的亲身经历能让他们在成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也希望我的感受能引起他们自己的思考。同时,我也相信我能借助交流对未来的路有一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这些,都是我此行实践活动的目的。
我首先去到了高中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
他刚刚下课,拉着我坐下来询问我的大学生活。我们聊了很多,从变化的学习方式聊到宿舍群居生活,以及和中学时代几乎完全不同的人际关系问题。他认真地告诉我,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确立需要花时间适应、用人生经历来筛选,无需过度着急。现在才到大学,人生才刚刚开头,只需要把握当下。想要名列前茅,那么你就要有一股劲,要坐得住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并要学会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人生有遗憾就会有欢乐,有痛苦失意,就有万丈豪情,只要脚踏实地。只需相信自己,然后继续努力。
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我走进了即将升入高三的班级,一样的教室、一样的桌椅讲台,曾经的高中生活又回到了我的脑海,看着一张张青春的面庞,仿佛我也回到了高中,看着黑板上的倒计时,那是我已经走过而他们将要走过的路。这次,以学姐的身份,和他们分享我的高三,希望他们能度过这充实而美好的高三生活,享受在附中学习的最后一年。
三、个人感触
此行让我学到了很多,不只是看望了恩师,与恩师的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从前浮躁未能听进心中的话现在深深刻入脑海;更是通过与学弟学妹们的沟通,找回初心,在没有人监督的大学生活中找到自己前行的标杆,摈弃懒惰,勤奋向前。
和学弟学妹们聊到关于高考时,我告诉他们,“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场小战役,不必太紧张,因为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即使有意难平也没有关系,毕竟释怀是人生的终极课题,不必急着解决。”
我很开心,因为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历和感受能够帮助到曾经和我一样处于迷茫阶段的一部分学弟学妹。当初的我虽然没有遇上返校的学姐学长,但好在我的身边有好友同学陪伴,相互鼓舞前行。如今我有能力表达我所想表达的,帮助迷茫中的学弟学妹,力量虽小,仍是一份心意、一份责任。再次回到母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态与从前大不相同,肩上也不再压着高考的担子,可同时也清楚地知道,我的面前不再是唯一的高考,而目之所及的风景皆是挑战。
“回访母校”使我们成长,更加成熟的我们也愈热爱母校,希望真的有一天能够完成高中开学典礼时校长说过的那句,“现在,你以附中为荣;将来,附中以你为荣。”
我至今仍觉得自己很幸运地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所高中中的大学,让我能够热爱生活,明白生命的意义。作为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我在一年的大学生活中学到了很多。
其实,毕业后才发现,我们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不仅在这里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相处模式;感谢母校,让我认识了良师益友在我今后的人生中照亮前路;感谢母校,给了我一副振翅高飞的翅膀。曾经觉得母校太小了,仅在繁华的市中心占去一小块闹中取静;现在却觉得母校很大,她包容着所有附中学子,授予知识、传授立人之本。
人生还长,未来将至,前行仍需努力。
(通讯员 古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2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