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院学子三下乡:绳其祖武,踵事增华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ichem-惟石能言队

中国青年网济宁7月15日电(通讯员刘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向来重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政策,7月10日至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ichem-惟石能言队实践队员刘晗在济宁市嘉祥县展开社会实践。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历史的洪流无声奔涌,无数人类文明的痕迹在其冲刷下崩塌,消融。祖先们的音容笑貌在岁月中消弭于无形,唯其留下的瑰宝镌刻着中华文明的脉络。但在如今的大数据快餐时代,人们步履匆匆,有多少人能跳出时代潮流的裹挟慨然地去赴一场历史的邀约。这样看来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式微或许是时代的选择。

事实并非如此,在中国整体硬实力到达一定高度后,制约中国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是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短板。拂去历史的尘埃,点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卷,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活力是时代的选择。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时代青年,大学生们应当绳其祖武,踵事增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注入青春活力。

以生源地的优秀非遗为切入点,实践队员各自展开实践。嘉祥非遗条目众多,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5项,以最著名也最普遍的石雕为实践重点开展实践活动。

7月15日,实践队员前往当地文化馆,参观学习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嘉祥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却多山地,岩石以青石为主,适宜的地貌特征为嘉祥石雕产业的发展提供温床。嘉祥石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嘉祥石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细石器时代,到后来的东汉时期武氏墓群石刻,隋开皇三年隋碑、五代后唐时期石佛和清代乾隆御碑等石刻嘉祥石雕技艺已经颇为成熟老练。经过十几代人的传承和精进,嘉祥石雕演变出圆雕、浮雕、透雕、线雕、平雕、影雕等多种雕刻样式。改革开放后依靠山石优势和成熟的技艺,石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民间艺术转为拉动嘉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过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石雕已经融入百姓生活,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件石雕制品。以石雕为主题的公园是居民饭后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雕塑、牌坊点缀县区,石雕行业本身也已经形成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道路两旁众多的雕塑作品也是一处别致的景观。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文化馆 中青网通讯员 刘晗供图

为深入了解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状况,实践队员展开问卷调研。问卷调研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法,力求数据真实,调研覆盖面广,问题切中时弊。在问到:你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各个年龄段的被调研人员都笑着说;“石雕嘛!”在问及对石雕产业现在处境的看法时,一位大爷说嘉祥的石雕早已深入老百姓生活中去,但自从山区禁采之后好像就不是特别景气了。现在年轻人也不太会从事这个行业。总之希望嘉祥的石雕产业能越来越好。

根据问卷结果的数据汇总来看,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较为浅显,这也是因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式微导致的。想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重新焕发活力,就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传统工艺从学徒到出师动辄十几年时间,这与现代主流价值观的学习就业的过程有所区别,这导致年轻人很少从事相关工作。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此面临失传。其次传统手工艺对天赋的要求也限制了它的发展。另外传统手工艺普遍存在着题材老旧,单一等问题。对于传统手工艺制品来说,想要在新时代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就要抓住当代年轻人的口味。但是又不能一味迎合大众的审美而失去传统的韵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提出一个好的手艺作品应当满足材美、工巧、器韵、时宜四个要求。其中时宜最为特殊,“时宜”要求手工艺品能做到“制随时变”,能适应当代生活方式,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能用传统手艺融合时代特点为时代画像,这无疑是很高的要求,但想让传统手艺被大众接受,这个要求就必须做到。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问卷调研 中青网通讯员 刘晗 供图

在问卷调研过程中,很多年轻人会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问卷调研 中青网通讯员刘晗供图提到河南卫视,提到《唐宫夜宴》。河南近一两年稳定发力,持续输出像《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火出圈的文艺作品。在旅游业方面,河南推出的《只有河南 戏剧幻城》又让河南再一次出现在网友的眼前。究其河南能依靠传统文化几次出圈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时宜”。《唐宫夜宴》的演员们嬉闹,俏皮打破了传统舞蹈在观众心中的刻板形象。《唐宫夜宴》立足互联网思维通过融媒体手段呈现舞台效果,但真正让挑剔的网友们满堂喝彩的是创作团队对于历史的尊重与还原,唐朝人以胖为美,导演就通过脱脂棉球让演员们的脸“圆”起来,用海绵假体衣让演员们的身材“胖”起来。在妆容方面导演也没有用寻常现代妆容敷衍过去,而是真实还原风靡唐代的“斜红”妆容。对《唐宫夜宴》这部作品来说抓人眼球的现代舞美技术是花,所表达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锦,只有锦让上添花才能收获“满堂彩”。

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时,应寻求传统与时代的真正融合而不是简单相加,一个优秀的节目或者文创产品都应以传统文化为主体,通过创新赋予其时代特性,不能本末倒置,让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琉光一瞬,华表千年。祖辈们将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千年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付于我们,我们就要让它们传承下去,我们能做的就是绳其祖武,踵事增华,站在巨人的肩膀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7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五四精神在我心,我辈青年当自强

八月九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活动中来到了青岛市市南区五四广场,《青春》中说到:“吾愿吾亲爱之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唤醒红色记忆,勿忘先辈光荣

八月八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活动中来到了山东青岛胶莱街道,对胶莱街道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走访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主打的就是充满革命精神和斗争历史的小型……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赓续红色经典,学习先贤之事

八月七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胶东红色文化博物馆,对其创办者马玉宝老师进行采访学习,以求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文化,旨在响应习总书记“做理想远大、信念……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尊敬先辈,铭记历史

青春之声实践团来到青岛市胶州的烈士陵园参观。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当双脚迈入那个……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守护绿水青山,共促社会发展

八月五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维护国家安全,共筑人民防线

八月四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关于国家安全方面。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安全是我们每个公民安全的保证,有国才有家,我们应当加强国家……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华夏文化万古传,国家安全重如山

八月三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关于二十大中的文化和国家安全方面。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回首艰辛历史,回望坎坷之路

八月二日,“青春之声”实践团到达山东省青岛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今日要采访的主题是:如何看待巴黎和会。1918年巴黎和会的谈判失败,导致我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也正是这一谈判的……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防范电信诈骗,贡献青春力量
曲园学子三下乡:防范电信诈骗,贡献青春力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虚假链接诈骗、QQ诈骗、民族资产解冻诈骗、电信熟人借款诈骗、网络敲诈、“杀猪盘”诈骗等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曲院学子三下乡: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
持续两周的实践走向尾声,感悟良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关于我自己也有一定的成长。这些成长值得用心去感悟,帮助我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发展。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中…
当“八一”遇见了“益”起推普,我们这样见面!
当“八一”遇见了“推普”,我们这样见面!2022年8月1日,汝阳县刘店镇二郎中心小学举办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八一建军节红歌合唱赛——我把红歌献给党”歌唱比赛,我院“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为了表…
了解民族文化,尊重民族习俗,坚决维护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此次维展开“走访调研少数民族地区,奏响民…
当“八一”遇见了“推普”,我们这样见面!
当“八一”遇见了“推普”,我们这样见面!2022年8月1日,汝阳县刘店镇二郎中心小学举办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八一建军节红歌合唱赛——我把红歌献给党”歌唱比赛,我院“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为了表…
青岛科技大学“同饮黄河水,共护母亲河”实践团开展线上会议
青岛科技大学“同饮黄河水,共护母亲河”实践团开展线上会议青岛科技大学赴黄河沿岸发展成就观察团于7月23日召开线上“同饮黄河水,共护母亲河”主题会议。从古至今,面对着黄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许多…
走进艾山卡口,寻根黄河文化
走进艾山卡口,寻根黄河文化中国青年网聊城市7月11日电(通讯员李超)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再我国经济法真和生态安全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持续发展的…
黄河流域实践报告
黄河流域实践报告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再我国经济法真和生态安全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持续发展的千秋大计。2022年7月12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黄河流域发…
黄河精神,砥砺前行
黄河精神,砥砺前行7月11日上午十时,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践专项,青岛科技大学赴黄河沿岸“同饮黄河水,共护母亲河”发展成就观察团到达聊城市黄河艾山卡口处进行实地调研,有诗咏艾山…
黄河一行
黄河行七月十号下午,我们青岛科技大学赴黄河沿岸“同引黄河水,共护母亲河”实践队踏上了前往聊城的火车,开始了这一次的实践调查之旅。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们去了黄河中下游最窄的流域——艾克山口,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