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16日电(通讯员:王一骁 王棕麟)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陆续开展的背景下,为了深入了解非遗项目核雕的发展现状以更好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王一骁前往淄博市高青县拜访了市级非遗核雕传承人崔传芳先生。
【亲身拜访,学习核雕技艺】
崔先生十几岁便开始学艺,如今已然六十有七,终其一生,崔先生都在与核雕打交道。崔先生家中设有核雕工作室,一有时间崔先生便会伏案创作。在听闻实践队员的登门采访计划之后,崔先生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员,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家中陈列的种种核雕纪念品与平时制作核雕所用的各种工具。为加深实践队员对核雕的了解,崔先生在现场向实践队员讲解了核雕的制作过程,以及数种应用于核雕制作的刀法。学习过后,实践队员表示从本次亲身实践过程中了解到了诸多核雕制作过程中的知识,收获颇丰。
图为崔先生为实践队员介绍核雕相关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骁 供图
【采访沟通,聆听核雕现状】
核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明朝核雕艺术更是在全国兴盛,最著名的核雕作品莫过于《核舟记》记载的“东坡夜游赤壁”。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核雕艺术已江河日下。实践队员王一骁与崔传芳先生交谈过程中得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崔先生,数年来其仅能从核雕手艺中获利一二,甚至不能养家糊口,“直到核雕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才吃上这门手艺的红利。”崔先生如是说。从崔先生只言片语之间,实践队员看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仅凭个人的努力是很艰难的,作为传承人的崔先生曾经的生活拮据又艰难。据崔先生讲他曾也想过放弃,但终不忍心让这门技艺消失于历史之中,于是便咬牙坚持了下来。崔先生向实践队员透露,自从核雕入选市级非遗,他的作品便开始不断获奖,几年前崔先生亲手创作的“奥运福娃”系列核雕甚至被估值16万人民币。
图为“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采访崔先生核雕现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骁 供图
【调查探究,找寻发展阻碍】
尽管如此,“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王一骁在与崔传芳先生的采访交流中得知,核雕如今依然面临诸多障碍,仍没有完全脱离困境。尤以核雕传承人过少、核雕市场较小两方面影响最深。为找出阻碍核雕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原因,“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王棕麟制作并发布了线上调查问卷,调查并统计有关核雕的民意。在收集并整理了170份线上调查问卷后,实践队员发现当今社会百姓对核雕了解明显不足,近八成的参与者表示不太了解甚至不了解核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线上问卷结果分析,实践队员认为是因为核雕工艺品与当代公众审美有较大的偏差,许多百姓不认可核雕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又由于核雕手艺传承人少,山东省内多地售卖核雕者极少,许多百姓对于核雕的印象仍是“小孩子的玩具”。公众对核雕的不了解,又影响核雕的销量,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核雕工艺品始终打不开销路,一直没有存在感,进而影响了核雕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实践团队线上调查问卷“核雕了解程度”片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棕麟 供图
【讨论交流,助力核雕发展】
随后,实践队员王棕麟将调查结果汇总后于线上和实践队员进行讨论交流。“ichem-惟石能言队”队长辛宜蒿提出核雕手艺人一方面可以标新立异,创作新样式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多多创作例如核雕手串、核雕挂坠等方便随身携带并具有庇佑祈福作用的核雕工艺品,提升核雕工艺品在公众生活中的存在感,进而提高需求量,扩大销路。同时面对核雕传承现状,实践队队员卢容钰建议有关部门或核雕从业人员可以增加核雕产品比赛的频率,提高核雕手艺人的收入,激发观众对于核雕的兴趣,进而吸纳更多的核雕学习者,突破地域限制,将核雕文化带到四海各地。实践队员提出多条建议助力核雕发展,为核雕发展贡献了一份力,助力核雕手艺代代相传、永兴不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7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