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24日电(通讯员 姜文棣)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螳螂拳,探索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姜文棣、赵璐、徐静怡前往烟台市莱阳市拜访嫡派螳螂拳传承人王元亮之徒—王化民先生,了解太极螳螂拳起源、发展、传承的相关问题,领受太极螳螂拳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体会其在当今社会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
在正式拜访王化民先生之前,实践队员姜文棣、赵璐、徐静怡通过网络等途径对当地螳螂拳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螳螂拳,是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传统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螳螂拳于明末清初由王郎所创,从莱阳传出后,逐渐形成胶东的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四种主要流派。其中太极螳螂拳法是古传拳功,讲究阴阳、刚柔、进退、虚实。王化民先生作为第七代嫡派传承人王元亮先生的爱徒,深得王元亮先生真传,将太极螳螂拳在现代社会更进一步的发展普及,吸引了许多青少年慕名前往学习。
图为太极螳螂拳传承人对慕名而来的青少年进行指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静怡 供图
7月16日,实践队员姜文棣、赵璐、徐静怡前往王先生所创办的振华武术教育。通过对王先生的采访及现场观看青少年们的表演,实践队员们对太极螳螂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谈到太极螳螂拳的起源发展时,王先生的自豪与喜悦溢于言表。王先生自幼习武,后自省队退役后师从王元亮,学习钻研太极螳螂拳。以普通百姓视角,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代社会,太极螳螂拳或许早已失去学习的必要;但是,对王先生而言,如何将太极螳螂拳的精髓更好地掌握是他一生的课题。
随后,实践队员们向王先生了解太极螳螂拳的发展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螳螂拳走入低谷,直至2008年6月7日,螳螂拳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项目,螳螂拳的发展才得以恢复生机与活力。而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螳螂拳的传承开始出现断代的危机。现在传承螳螂拳的武术家大多数是中年人,而青年传承者中没有特别突出的人在,若是不采取任何措施,任其发展,几十年后,螳螂拳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真的会消失,因此,为螳螂拳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延续螳螂拳的传承迫在眉睫。
作为太极螳螂拳的传承人,王先生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为探索传承太极螳螂拳奉献他全部的时间与精力。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太极螳螂拳生存现状不容乐观的环境下,王先生投资兴办了“振华武术教育”,广纳学徒,传授所学,争取寻找合适的传承人。他耐心细致地观察武馆众多学员的一招一式、练武态度,进而挑选出态度认真并且有习武天赋的学员,收他们为徒,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对他们的动作严格要求,以期将正宗的太极螳螂拳代代相传。
其实,能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在当今人们对中华传统武术缺乏重视的背景下,王先生这一路走的可谓历经艰辛。事实上,前往学习太极螳螂拳的青少年人数还是在螳螂拳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才有所增长。由此可知,在这之前,寻找太极螳螂的“新鲜血液”并不容易。当实践队员们问到在面对“无人可传”的尴尬境地时是否想过放弃传承这项武术时,王先生缓缓点头,“实话实说,有想过。”但王先生表示,如果他真的选择放弃寻找传承人来传承这项武术,那太极螳螂拳真的将会失传,这并不是他希望见到的,所以他选择了坚持这条艰辛的路。
图为现太极螳螂拳传承人寻找下一代传承人,收他为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静怡 供图
太极螳螂拳,在王先生的不懈努力下,正在逐渐回归大众视野。王先生常说:太极螳螂拳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其武术技法是追溯历史、研究中华武术文化的宝贵资料。即使不是在冷兵器时代,人们也可以学习以强身健体。正是因为王先生等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得以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7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