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悟时间沉淀出的作品,传非遗文化之美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怀着一颗好奇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胡友恒老师的工作室学习宣纸烙画的旅程。起初,心中还是有些许担心,担心胡老师会不会是一个脾气特别古怪的人、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拖慢团队进度、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手笨而完不成作品......但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些都是小问题。   胡友恒老师是一个特别有责任心并很有亲和力甚至还有点可爱的人。在我的第一印象里胡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里藏着一双深邃的眼眸,白皙的皮肤衬得腮帮上的褐斑是那样的明显,脸上的皱纹却掩盖不了那张英俊的脸庞,瘦小的个子却有着板直的身体。   6月16日我们正式开启了学习宣纸烙画的旅程,乘着微风,迈着坚定的步伐,一路上别一样的风景,不一会儿便来到了胡老师的工作室。一进门便是一小橱柜的荣誉证书和奖章映入眼帘,右手边便是满墙的获奖时的照片,左手边是挂满了墙的一幅幅让人好奇的作品,远看是那样的惊艳凑进慢慢吸一口气便扑来满鼻香味,那是烙铁在宣纸上“擦”出来的味道。虽说胡老师的工作室并不大,但这里面都是时间沉淀出来的作品。 第一次来到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工作室学习心中难免会有些许的欣喜和紧张。然而,第一节课并不是想象中给我们客套寒暄去摆一些大道理,而是给我们讲述宣纸烙画的历史起源和个人经历,说道做有些事要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到实践的反复过程。从胡老师的介绍中我了解到宣纸烙画是一种用高温烙铁在宣纸上烫出烙痕作画的方式,随着烙铁的温度变化擦出心中想要的颜色。其实胡老师并不是在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而是由于他的兴趣爱好,他无比热爱文化事业,多年来潜心学习专研宣纸烙画艺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文艺创作,多次参加各种艺术竞赛活动,获得过很多奖项。非遗文化的传承最主要的是传承人对非遗文化要无比的热爱,还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去学习专研。 胡老师总给我们说要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常鼓励我们说“人生不可怕,就怕意志垮了”,“要永远保持一颗炽热的心和坚定的意志”,他在这方面很有话语权,他凭借着自己对宣纸烙画的热爱,在病痛治疗的十几年期间,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坚持下来。他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他的夫人因为有他夫人在背后默默支持鼓励和赶上了好的时代才有今天的成就。可想而知传承非遗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有了家人的支持与陪伴是每个传承人背后的精神力量,有顽强的意志和一颗炽热的心是每个传承人的本身的精神力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下子就来到实践结束的尾声,还记得刚来时心中的些许担心和到现在的几分沉稳,这变化是来自于这次的实践。 一幅作品的完工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或是长达月余,因为这需要时间磨合和有灵感。完成一幅作品不能急躁,要有耐心、细心,同时也要注意细节的添加,就像人生一样不要毛毛躁躁,要静心去发现一些小美好。跟着胡老师学习总能看到他身上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感受到那份自强的精神,热爱就要敢于去追逐、挑战。人可能就是在一次次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过程中攀登到人生的顶峰,就像破茧成蝶一样,一旦突破限制自身发展的瓶颈,那么胜利就离你不远了。(通讯员 马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1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继续开展家风教育的宣传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窥…
良好的家风推动家庭教育法的宣传普及
良好的家风推动家庭教育法的宣传普及——“门风育路求索行”实践队开展家庭调查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
【西农资环学院】深入企业访谈 了解就业形势
陕西省杨凌绿诚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依托高校团队充分发挥优势,已成为生态环境修复的优秀企业代表。2022年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的暑期实践队伍采访了该公司市…
“细水长流,节水蓄能”,陕西学子探寻建立节水型社会下的洁具用水节能方案
“细水长流,节水蓄能”,陕西学子探寻建立节水型社会下的洁具用水节能方案西安理工大学“细水长流,节水蓄能”实践队建立节水型社会下洁具用水节能方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11日正式启动。近日,经过前期充…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宣纸烙画,传承非遗文化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28日电(通讯员马淋)中华文化是我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资产。传承中华文化,让其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为了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爱溢西埔,情暖童心——集大学子三下乡
8月3日,为响应党和国家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计划的号召,集美大学“心手相牵,为爱启航”实践队前往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西埔镇开展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等一系列活动。实践队为西埔…
共筑心园,相伴成长
为进一步了解乡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情况,2022年8月2日,集美大学“心手相牵,为爱启航”实践队来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康美镇钱岗村开展了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调研,在钱岗村进行了座谈会、…
读万卷书且行万里路,助力青少年学史明理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
爱溢西埔,情暖童心
8月3日,集美大学“心手相牵,为爱启航”实践队前往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西埔镇开展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等一系列活动。为增进西埔镇未成年群体的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实践队为西埔…
追寻总书记的足迹·学习践悟新疆历史文化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东海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石榴籽筑梦队”成员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