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夏日,不负清浅时光。7月1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校学联“凝望百年,寻梦江都”小分队来到瘦西湖景区,在波光潋滟中探寻红色印记。
观光车缓缓驶过书画院、幽篁馆,穿过锦泉花屿、石壁流淙。一路上花溪潺潺,绿水涟漪,我们来到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是瘦西湖上最富诗情画意和传奇色彩的桥梁,虽名为二十四桥,实为单孔拱桥,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立于桥上,望着水中如画的倒影,想“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清景象不再,如今,波光里的魇影,已是初升红日。北宋朝廷偏安一隅,金兵南侵,瘦西湖也沦为荒芜之地。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十里春风又拂过瘦西湖,不仅景色更胜从前,也带来了厚重的文化积淀。
沿阶拾级而下,桥旁即为吹箫亭,亭临水边桥畔,这里,一幅“鸳鸯嬉水图”,正生动上演。在流水落花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瘦西湖艺术中心美术馆。绿树掩映中,“庆祝建党101周年,喜迎二十大召开”的标牌映入眼帘。美术馆陈列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建设时期红色根据地的货币钞券、军功勋章、老照片、老证书、军用系列藏品等实物。透过一张张褶皱的货币,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一枚枚闪耀的勋章,鼓舞着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
藏品无言,背后的故事激荡人心,它们再现了血与火的战争岁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的众多丰功伟绩。此展为红色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也是对革命前辈的致敬。
非遗文化园在艺术中心的东侧。打着遮阳伞,轻轻踏入铺着青石板的园中,恍惚看到江南女孩撑着油纸伞,漫步青石板上。园中,一位阿婆正坐在小木凳上,专心刺绣,之间银针在她指尖飞舞着。这位阿婆虽头发花白,但透过老花镜,可见双目炯炯有神,这目光中,有专注,有沉静,似乎也有期盼。仔细看,原来,她飞针走线的,是党旗上镰刀锄头的图案!还有许多精美绝伦的剪纸、刺绣作品,尽显江南韵味,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非遗文化。
缘溪行,我们来到了“三星拱照”。吹台,又名钓鱼台,相传乾隆南巡在此垂钓而得名。此处为瘦西湖上借景佳处,以“框景”的手法,在圆洞中同时呈现五亭桥、白塔和钓鱼台本身,称之为“三星拱照”。台前水域豁然开朗,水景宛然如画。正值盛夏,宽阔的湖面化作十里荷塘,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仙境竟出现在眼前。有夏日骄阳,才有朵朵荷花“卷舒开合任天真”;有清风阵阵,才有“一一风荷举”的清新灵动;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才能在后疫情时代走出家门,在湖畔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吟诵恬淡闲适,岁月静好。
再向东走,是瘦西湖历史文化展馆,展馆中不乏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瘦西湖得天独厚的美景相结合,是瘦西湖景区的妙处。瘦西湖风景区随处可见“二分明月忆扬州”的宣传标语,原来,这是瘦西湖的夜游项目。“二分明月忆扬州”夜游的创作,以瘦西湖的江南园林风貌为底,唐代的扬州文化为魂,数字创意多媒体为媒,通过传统东方美学与现代数字艺术的跨界碰撞,展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烟云画卷。让游客穿越千年烟云,体验月下扬州的美好与曼妙领略大唐时代的“天下之盛,扬为首”。整场夜游活动分为“诗路画语”“烟花三月”“酒逢知己”“南柯一梦”“云裳花容”“春江花月”“商贾云集”“春风十里”“二分明月”“夜市千灯”十大篇章,全部围绕唐诗主题展开剧情节点,将景区各大主要景观景点映入画卷,展开一幅穿越千年的光影诗画。
游览的最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瘦西湖办公处的杨震班长。杨班长说:借用江泽民主席的话说,瘦西湖建造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当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激荡,思想意识多元多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尤为重要。瘦西湖是继承红色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典范,值得我们青少年的考察学习。只有吸吮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积累的文化养分,瞻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壮丽前景,走好自己的路,才能在这个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上拥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4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