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8年建校,至1980年改制更名,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曾创下开办1所总校、126所分校的纪录。其存在20多年、培养20多万人,已然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史的文化遗迹,是一代人的教育记忆,寄托着一代人的教育情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要求,响应江西农业大学开展“共大文化遗址调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的号召,由生工院范丽琴担任指导老师,8名研究生院学生成员组成的“寻访永新共大,学习共大精神”暑期“三下乡”调研团队,于2022年7月26日在吉安市永新县开展永新共大历史调研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过前期一系列查阅文献等充分准备。实践队员们深入永新县澧田镇和田乡共大旧址,实地考察旧址的学习生活以及实践环境。通过访问现共大农场的承包农户,了解当前共大旧址的基本情况。站在山头远眺,新修建的农业养殖基地和层层叠叠的梯田错落有致,漫山遍野的新茶树,在旧址的红土地上茁壮成长。
走进共大旧址的教学生活区,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原永新共大的办公楼、教学楼和劳作生活区等。据了解,自办学以来永新共大的在读学生,始终坚持社来社去,在校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而学校开设课程也从初办时仅有的语文、数学、农基,到之后按照各个专业增设对应的专业课程,结合实践不断完善发展,充分体现了半工半读教育模式的特色,也彰显了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通过实践调研访问,队员们充分了解当时的时代办学模式和学习生活条件。
忆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通过采访了多名曾在共大就读的老学员前辈,这片旧址在实践队员们的脑海中更加生动了起来。提起当年在共大的生活,前辈们的语气里仿佛又重现了那段风华正茂的少年时代。
罗光辉同志是永新分校的第一届学员,曾担任林业班班长和校团委委员,于1967年毕业,见证了江西共大永新分校从建校到搬迁与发展。向实践队员们陈述在共大读书的少年旧事时,他语气里的洋溢着骄傲和热情。他指出,在当年的共大同学们都半工半读,雨天就抓紧时间进屋学习,晴天就下田实践,这样的学习模式造就了他日后工作中敢吃苦、爱钻研的精神。同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并肩劳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此次访问,让实践队员们对于共大的办学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共大精神在心中更为鲜活明亮。
文章千古事,观之明兴替
在旧址的考察当中,实践队员们发现,对于永新分校的了解仅仅停留在零散的口述信息,对于其来源和详细脉络缺乏了解。带着疑问,队员们来到了永新县澧田乡政府和地方志办公室查找资料。通过查找《永新县县志》和《永新县教育志》等资料,梳理了永新分校的办校起源大致发展脉络及其办学模式。从1964年在三湾公社汗江村创办,到1965年迁至澧田公社蓑衣岭改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永新分校”,学生实现粮食自给,永新共大逐步发展。1973年共大成立了“中共永新共大委员会”,办学规模扩大,从1965年的4个班发展到9个班。专业增设为牧医、农业、林业、农机、财会医药6个专业。1977年,达到12个班。于1998年7月14日,改名为“永新县农职业技术学校”直至2002年下半年,“永新职业技术学校”撤销,改为教育实习基地。自此永新共大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共大精神却深深刻在了一代人的心中,激励着无数的共大人。
共大精神是在特殊的社会条件下塑造出的特色鲜明的精神风貌。是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师生互爱同心同德的集体主义精神、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服务奉献精神、兼容并蓄的创新精神和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让我们在新的伟大征程中以江西共大人为榜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社来社去、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自觉抵制各种享乐主义的侵蚀,实现人生价值,将共大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4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