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按下码头建设快进键,助力港东乡村赋新能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ㅤ小海螺

为推动乡村振兴,探寻港东渔码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特色,2022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前往青岛市崂山港东社区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寻找崂山市港东渔码头,见证港东渔码头带领村民走上乡村致富道路的变化历程,讲好乡村振兴的村庄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前往港东渔码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涵星 摄

研读码头历史,追溯致富道路

港东村西依崂山,东临大海,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绝佳去处。近年来上级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港东渔码头旅2A级旅游景区。这一特色的推出,让这个位于青岛最东侧海边的山村不再偏远,让更多的人因为它的出现而认识了这个农村,更让社区的居民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自2010年以来,港东村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着手打造港东渔码头。港东渔码头位于港东区西侧,占地40余亩。该项目以现有的文武港码头为依托,充分利用港东的自然景观、渔家风情、特色美食、干鲜海货等优势,大力发展渔家宴,突出原生态港东海鲜的特色和当地渔民传统海鲜美食做工特点。现如今港东渔人码头海鲜一条街已发展个体经营业户40余家,渔家宴20余家,解决就业300余人,可同时接待3000名游客就餐,住宿床位400个,年均收入500余万元。可见港东渔码头旅游景区的发展,带动了港东村的干海鲜土特产发展,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居民的就业问题,为全社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研读港东码头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涵星 摄

深入港东村民,了解码头特色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港东渔码头的传统特色以及推陈出新的创新文化,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队员深入港东渔码头当地村民进行采访。经采访了解到,港东渔码头最早建于50年代初,主要用于渔船的停泊及海捕产品的销售。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经上级批准,码头于2005年开始一期改建,并于2008年全面竣工,该项工程共分为四个工期完成,总投资额达1200余万元。

港东渔码头现已成为王哥庄街道最大的码头,拥有捕捞船300余艘,从事近海捕捞居民600余人,水产养殖面积1644亩,年均水产品产量18000吨。由于本地沿海无污染,海水清澈透明,气候适宜,极适合海洋生物的人工养殖及发展旅游业。近年来,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社区经济增长日渐变缓,社区结合自身传统渔村文化及文武码头等优势,打造了港东渔人码头旅游项目,推出了四月初八妈祖文化节,以此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对码头村民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涵星 摄

披荆斩棘抓契机,齐心协力筑基石

港东码头的发展离不开社区中的每一个村民,是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在当地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国家政策以及村民智慧共同推动港东码头的建设,从而带动港东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快速推进。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及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港东村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立足实际,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整合辖区资源,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以“山水田园、生态休闲、健康养生”为基本定位,以“特色渔村、美丽港东”为契机,大力发展港东品牌、推出“农历四月初八港东妈祖文化节”、“九月一日开海节”,着力打造农(渔)家宴、特色民宿,干鲜咸海产品、王哥庄大馒头等特色产业,推动民生事业发展,走出一条富民脱贫的新道路。

图为港东渔码头风景及产业发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涵星 摄

星光不负赶路人。一代代人的努力将港东码头建设起来,一个个乡村也正通过他们的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农业必须强起来,农民必须富起来,乡村必须美起来。实践队成员紧跟国家步伐,深入基层,发挥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的能力,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同时实践队成员积极利用新媒体宣传港东渔码头,让更多的人可以切身体会到港东码头的历史特色以及变化历程,了解乡村振兴的发展、记录中国的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6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分别于3月14日和3月28日下午成功开展红色观影活动。3月14日放……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培训班于康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展“礼仪赋能……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展,众多学生响应并积极参与其中。在这次开展的公益手工展活……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福建理想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南安市……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心潮澎湃!闽南科技学院团学骨干认真学习热议两会精神

3月4日、5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全国“两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系统操作培训会

为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地实施,3月5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康美校区菲华楼C102及闽南科技学院美林校区启慧楼2-201开展第二课堂系统培训会,闽南科技学院校院各……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开展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议

为精准锚定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方向,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7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在图书馆2楼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挺膺担当 志愿同行 | 闽南科技学院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来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校迎评促建中心工作,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团委决定开……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以关怀为介,护生命飞扬 ——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生命守门员”培训

3月30日晚,人文学院组织2024级宿舍长、各班心理保健员参加“生命守门员——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培训。本次培训由应用心理…

最新发布

二探山居黄酒醇香,领略桂峰非遗文化
千古文化留遗韵,乡村振兴展新风。2022年7月11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小红传”实践队来到了三明市尤溪县桂峰村,深入探访桂峰非遗文化。在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桂峰黄酒的…
星火相传实践队参访河北保定博物馆
为探寻古城保定中的红色足迹,体会穿越时空与先辈的精神联结,感受“京畿重地,红色热土”传承下的红色底蕴。新能源学院“星火相传实践队”利用暑假时间在各地参访红色景点,感受红色文化。8月3日上午,实践…
曲园学子三下乡:领略海洋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7月11日,为加强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来到青岛市崂山区港东村,对其海洋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调研,并…
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可阻挡
前不久西安交通大学的校长王树国先生,做了一个开学演讲,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先生说的家国情怀。让我深切的意识到要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国力的不断提升,家国…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湖北阳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弘扬红色文化精神,7月15-16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22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苎麻之乡”湖北省阳新县开展以“探访苎麻前世今生,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主题的调…
【实践感言 物电学院 王致祥】社会实践感言
为了提高全体组员思想认识,明确活动方向,今天我们进行了组织交流会,召开全体组员大会学党史活动,在诸多活动进行中感悟颇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这100年的风雨兼程,我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取…
参观红军广场有感
我首先来到红军广场,几位红军战士的雕像赫然矗立在眼前,他们手握钢枪,英姿飒爽,意气风发,令人景仰。身后便是记录他们英勇事迹的书本一样的纪念石碑。在庄严肃穆的陵园内,我缓步走向革命烈士纪念碑,为…
百廿南师实践团实践心得——宾诗语
旨在汲取优秀校友宝贵经验,值此南京师范大学成立一百二十周年之际,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百廿南师校友寻访”暑期实践团队于2022年6月底正式成立,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采访到东南大…
福建学子三下乡:墨香字迹凉暑气,书法支教坂东行
毛笔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书法的热潮。暖风行动坂东分队借此次支教…
百廿南师实践团实践心得——张兆祯
在6月27日及7月1日,我们分别以线下以及线上的方式采访了段伦博教授和范晓伟教授。这次采访活动方面让对大学生活的安排更加清晰,另一方面,我也增加了采访经验、参与到了采访稿的整理与推送的制作中去。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