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拾传统文化,增文化自信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而且绵延不绝至今。这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不间断,在当今国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那么,在中华民族如此诸多而又绚丽的文化宝库中,有发扬光大,声名远扬的,也有散落在不起眼的各处,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遗留下来的文化。而它们中的一些文化,被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内敛却又分量沉重的名字。对我而言,它是神秘的遗产,也是隐世的珍宝。于是,我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来到了黄冈市黄州区文化馆,于6月16日开始向非遗传承人胡友恒学习名为“宣纸烙画”的非遗文化。

在跟随传承人胡友恒老师学习一段时间后,我终于知道了宣纸烙画的基本制作方法。一幅完整的烙画作品需要诸多步骤,如定底稿,宣纸作画,之后还需要经过数次烙铁的烙制,不断地调色,渲染,才能完成。在胡老师的讲解与示范之下,我和队员们才得以了解制作烙画的基本过程。

同时我也开始思索,烙画终究不是绘画,画师手中的工具是一块简单的烙铁,在作画时并不能如同画笔那样灵活运用各种颜色之间的搭配和呼应,烙画所呈现的颜色都是依靠温度在宣纸上烫出的天然的焦黄色。那在颜色一致的情形下,要表达出每个部位的侧重点,要让观者看出作品中各个层次间的主次,是不是对于作者的手法和细节处理能力甚至艺术美感上的嗅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呢?

而且,烙画往往需要先画出底画才能进行烙制,这对创作者的美术功底提出了一定要求。而后在烙制中也需要用烙铁沿着线条加粗,这过程中也涉及到作者对于烙铁的侧锋、直锋的运用以及对于烙铁各种角度的把控,这有与传统书法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经历这番思考之后,我才明白,原来烙画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与传统的绘画和书法亦有渊源,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别具一格的。这样一种扎根于传统艺术形式,却又以独特的创作方法而衍生出的全新技艺确实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样的艺术形式,越是工具简单,就越是要求手法的极致、明暗程度的渲染和视觉效果的把控,这样而来的作品不可谓不是精品,这样的作品对我而言既神秘又独具吸引力,这可能就是非遗级别的艺术所独有的魅力吧。

接下来的真正上手操作的时候,我才体会到烙画本身的难度和魅力。烙画是一项考研手上功夫和耐力的活,手上的力道稍微控制不好,就会造成画作颜色的不均匀,所以作画时一定要细心和耐心。

也许是胡老师看出了我们的窘迫,他就再次传授给了我们作画的一些精髓,例如如何把控烙铁,烙制的时候应该如何注意颜色变化,如何去渲染作品等等。越是听胡老师这样讲下去,我越发对与胡老师和宣纸烙画产生崇敬。胡老师一点一点地把他所知道的技巧传授给我们,队员们做起画来也没有了原先的生疏和难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自己亲手实践过之后,我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在实践之前,我曾一直认为宣纸烙画应该和普通的画差别不大,实践之后,方才懂得其中奥妙。我叹服于烙画技艺的巧夺天工,也倾佩胡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和传播宣纸烙画,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工匠精神,难道这样的工匠精神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运用吗?这样的一丝不苟,这样的精雕细琢,这样的虚怀若谷……这种种的精神不光在作画上运用,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一定会让人受益匪浅。

随着烙画进程的完善,我的思绪也逐渐地回到了烙画本身。我注视着我眼前的这一幅烙画,烙的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动漫人物,樱木花道。队员们选择烙画的对象多种多样,有花鸟,有风景,有人物。烙画的内容不同,带给烙画者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烙花的时候,需格外静心定身,感受清净美好;烙丘壑时则令人体会到深沉与雄厚;烙大漠时则有一种无尽的苍茫和寥廓……这带给人的精神上的寄托和力量真的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非遗文化。对我而言,每一幅烙画都蕴含着哲理,都有它被创作出的意义,都是万千种思想和情感的载体。这便是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和火花吧。这样的文化深度和内涵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文化自信吗?我们理应将这份自信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实践有结束的那一天,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却一直都在路上。拾传统文化,增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在实践之后也要继续坚持下去的事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7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传承在出发,文化永流传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充满着文化,那什么样的文化才叫优秀的文化呢?我认为它是能给人带来情操上的陶冶和精神上的熏陶与净…
走进尽美公园,传承红色基因
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了解建党百年的艰苦岁月,传承中华红色经典,深刻体会建党百年精神,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美好精神品质,7月13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漫卷红旗队队员王世婕前往尽美公…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向人们宣讲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
走进尽美公园,传承红色基因
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了解建党百年的艰苦岁月,传承中华红色经典,深刻体会建党百年精神,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美好精神品质,7月13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漫卷红旗队队员王世婕前往尽美公…
树立高远志向,承接榜样力量——重庆大学“送教下乡,振兴乡村”实践团活动纪实
摘要:2022年8月6日上午,重庆大学“送教下乡,振兴乡村”实践团于腾讯会议线上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向重庆市开州区关面乡小学的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的榜样力量,以及帮助小朋友们树立高远志…
南京财经大学信工院:“追寻红色文化,学习红色历史”暑期社会实践
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的寄托之一,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突破显得十分重要。为留住红色文化记忆,感受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7月,…
携手助力推普实践
在当前形势下,普通话的推广越来越刻不容缓,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由于受地方方言、家庭生活习惯、教师重视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学生普通话存在许多发音等问题。通过询问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普通话…
信息学子落实两园公益社会实践新闻稿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滁州学院信息学子组织“携手政府防疫情,志愿两园献爱心小分队”于6月19日——6月25日分别前往合肥市的海棠公园和建华公园进行…
信息学子携手政府防疫情社会实践新闻稿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滁州学院信息学子组织“携手政府防疫情,志愿两园献爱心小分队”于6月19日——6月25日分别前往合肥市的庐阳区镇政府进行志愿活…
“阳光总在风雨后,小微企业疫情中迎难而上”社会实践报告
自2019年疫情爆发以来,疫情给小微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危机,超过九成小微企业延迟了开工开业,近八成的小微企业业绩相比于平常来说差了很多,其实从2020年开始,全球就已经进入了经济高度震动的一年,自此,一个…